[發明專利]一種親水硅油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08210.3 | 申請日: | 2018-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91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志秋;賀江平;金光亞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三水古閏紡織印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77/46 | 分類號: | C08G77/46;D06M15/65;D06M15/647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胡燕恒 |
| 地址: | 528100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親水硅油 制備 三元共聚 親水性 手感 硅油 雙端 親水改性劑 氨基聚醚 環氧硅油 混紡纖維 加熱反應 織物柔軟 反應釜 結合力 耐洗性 柔軟性 異丙醇 黃變 加熱 洗滌 纖維 賦予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親水硅油的制備方法,具體為:在室溫下,將雙端氨基聚醚和異丙醇加入反應釜中,加熱,然后加入雙端環氧硅油反應,制得三元共聚硅油;隨后在三元共聚硅油中加入親水改性劑,加熱反應,降溫,得到親水硅油。本發明制備的親水硅油能夠用于不同種類的纖維尤其是混紡纖維上,賦予織物柔軟的手感和十分優異的親水性。同時本發明制備的親水硅油與織物間較強的結合力使得織物在經過多次洗滌之后仍然保持較好的親水性和手感,從而解決了傳統親水硅油柔軟性不足、容易黃變、耐洗性差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材料合成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親水硅油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有機硅柔軟劑的需求不只是停留在柔軟的手感方面,對于服裝的吸汗、透濕性能逐漸提高了要求,傳統氨基硅油具有極佳的柔軟性能,但是整理后織物的親水性差,容易“泛黃”,這讓氨基硅油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目前市場上應用普遍的親水硅油是采用含氫硅油與烯丙基縮水甘油醚加成反應的產物,雖然采用這種親水硅油整理織物,會對織物的親水性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此類硅油分子鏈上不含極性較強的基團(例如氨基、仲氨基等),所以整理后的織物手感和耐洗性都比較差,將整理后的織物多次洗滌,其柔軟性能顯著下降。
近年來,也有研究者將氨基偶聯劑接入上述親水硅油中,在保證親水性的同時,提高硅油的柔軟性能,但是氨基偶聯劑上的伯胺含有“活潑氫”,這些“活潑氫”在光、濕熱、紫外線的影響下,生產偶氮基(-N=CH-)發色團,這種含雙鍵的發色團就是織物“泛黃”的主要原因。此外,引入的氨基偶聯劑使得硅油大分子鏈規整度有所下降,支化程度嚴重,從而和合成纖維之間的作用力就會降低,此類親水硅油在合成纖維上的柔軟性和耐洗性都比較差。所以開發一種適合多種纖維使用、耐洗性較高的親水硅油就成了我們研究的重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親水硅油的制備方法,解決了現有親水硅油整理織物后,織物易變黃,柔軟性和耐洗性差的問題。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親水硅油的制備方法,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1,室溫下,將雙端氨基聚醚和異丙醇加入反應釜中,加熱,然后加入雙端環氧硅油反應,制得三元共聚硅油;
步驟2,在步驟1制得的三元共聚硅油中加入親水改性劑,加熱反應,降溫,得到親水硅油。
本發明的特點還在于,
步驟1中雙端氨基聚醚的分子量為2003。
步驟1中雙端環氧硅油的分子量為4000。
步驟1中雙端環氧硅油和雙端氨基聚醚的質量比為1.11-1.66:1。
步驟1中異丙醇的用量與雙端環氧硅油和雙端氨基聚醚總質量相同。
步驟1中加熱溫度為60℃-90℃,反應時間為10h-16h。
步驟2中親水改性劑的加入量為三元共聚硅油總質量的3%-15%。
步驟2中親水改性劑是分子量為500的環氧基聚醚,分子量為900的環氧基聚醚,2,3-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銨中的一種。
步驟2中反應溫度為80℃-85℃,反應時間為10h-18h。
步驟2中降溫至40℃以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制備的親水硅油能夠用于不同種類的纖維尤其是混紡纖維上,賦予織物柔軟的手感和十分優異的親水性。本發明制備的親水硅油與織物間較強的結合力使得織物在經過多次洗滌之后仍然保持較好的親水性和手感,從而解決了傳統親水硅油柔軟性不足、容易黃變、耐洗性差的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三水古閏紡織印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三水古閏紡織印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082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