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啟動不同形狀盲端剩余油的驅替及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06538.1 | 申請日: | 2018-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6530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3 |
| 發明(設計)人: | 朱維耀;宋智勇;韓宏彥;王雪;岳明;楊連枝;宋洪慶;劉文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B43/22 | 分類號: | E21B43/22 |
| 代理公司: | 11237 北京市廣友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張仲波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啟動 不同 形狀 剩余 分析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啟動不同形狀盲端剩余油的驅替及分析方法,屬于石油開采技術領域。該方法用于油藏條件下,通過微生物原位培養啟動不同形狀盲端剩余油,其中孔隙盲端包括圓形、梯形、三角形和柱形。原位培養期間,微生物在原油表面附著生長,其代謝產物使油水界面張力降低,盲端內殘余油表面逐漸斷裂,從而以小油滴形式游離出盲端處。本發明采用微生物驅替盲端剩余油,適用于不同形狀盲端,且具有操作簡單,見效快,污染小,成本低的特點,解決了盲端剩余油難驅替的問題,有效提高采收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開采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啟動不同形狀盲端剩余油的驅替及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石油行業的發展形勢表明,新增石油地質儲量越來越困難,面臨開采的油藏品質越來越差,而常規石油開采技術一般只能采出石油可采儲量的30~50%。如何提高采收率,從地下采出更多的原油,多年來一直是世界許多國家不斷研究的課題。
油藏地質環境非常復雜,無論是親水孔隙還是親油孔隙,盲孔和盲端都廣泛存在。盲端剩余油主要是指密封于死角或孔隙盲端的殘余油,與其相連的孔喉大部分被水取代。由于盲端一端封閉,沒有流動通道,在油藏開采過程中,驅替液體流過瞬間,對其波及范圍很小。因此不管是油藏水驅還是其他化學方法驅替,都將有一定量的原油殘留在盲端處。由于液體流過瞬間對盲端原油啟動效果很小,且盲端原油減小一定值后,正常液體流動將對殘余油無影響。因此需要尋找一種方法,深入盲端孔隙內部,有效的啟動盲端處流動液體無法啟動的殘余油。本發明利用微生物原位培養及其代謝產物啟動不同形狀盲端剩余油。
近年來,微生物驅油以其獨特的采油方式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術是一項利用微生物的有益活動及代謝產物來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項綜合性技術。與其它三次采油技術相比,微生物采油法具有適用范圍廣、工藝簡單、投資少、見效快、功能多、費用低、無污染等優點,是目前最具發展前景的一項三次采油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啟動不同形狀盲端剩余油的驅替及分析方法。該方法采用的微生物原位培養,具有適用范圍廣、成本低、效果好、無污染的特點。
該方法為一次水驅后將微生物菌液注入孔隙,并進行原位培養,通過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啟動不同形狀盲端剩余油。
其中,盲端形態有圓形、梯形、三角形和柱形,其中三角形盲端包括半封閉型和全開型。
盲端剩余油為密封于死角或孔隙盲端的殘余油。
該方法向不同形狀盲端中注入微生物原位培養15天。
該方法采用高溫高壓微觀可視化實驗裝置進行分析,其中,高溫高壓微觀可視化實驗裝置包括微量泵、中間容器、微觀模型夾持器、微觀可視化刻蝕模型、復眼式圖像采集系統、光源、圖像分析系統、回壓閥、量筒和手搖泵,微量泵連接中間容器,中間容器連接微觀模型夾持器,微觀可視化刻蝕模型位于微觀模型夾持器內,微觀模型夾持器上部設置復眼式圖像采集系統,微觀模型夾持器下部設置光源,微觀模型夾持器連接回壓閥,回壓閥與量筒相連,復眼式圖像采集系統與圖像分析系統相連,回壓閥與手搖泵相連。
應用該裝置進行分析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一)打開微觀模型夾持器的上密封蓋,微觀可視化刻蝕模型裝入微觀模型夾持器缸體內壁中部環狀臺階上,保證微觀模型夾持器下缸體與微觀可視化刻蝕模型之間無氣泡、微觀可視化刻蝕模型進出口之間相互連通,緩慢擰緊微觀模型夾持器上密封蓋,保證整個系統內的氣泡完全排除,關閉微觀模型夾持器放空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科技大學,未經北京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065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