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無線傳感器網路的智能建筑消防監控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05575.0 | 申請日: | 2018-0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930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韋德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韋德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W84/18;G08B17/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4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傳感器網路 無線傳感器網絡 消防監控系統 消防監控中心 傳感器節點 匯聚節點 智能建筑 火災煙霧 建筑監測 智能消防 輸入端 監測 監控 部署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無線傳感器網路的智能建筑消防監控系統,包括消防監控中心和用于火災煙霧監測的無線傳感器網絡,所述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包括匯聚節點以及多個部署于設定的建筑監測區域內的傳感器節點,所述傳感器節點經過匯聚節點連接消防監控中心的輸入端。本發明實現了對建筑的智能消防監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消防監控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無線傳感器網路的智能建筑消防監控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傳感器技術、嵌入式計算技術、通信技術和半導體與微機電系統制造技術的飛速發展,具有感知、計算存儲和通信能力的微型傳感器應用于軍事、工業、農業和宇航各領域。無線網絡傳感器是集傳感器執行器、控制器和通信裝置于一體。集傳感與驅動控制能力、計算能力、通信能力于一身的資源(計算、存儲和能源)受限的嵌入式設備。由這些微型傳感器構成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能夠實時監測、感知和采集網絡分布區域內的各種監測對象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傳送給需要這些信息的用戶。無線傳感器網絡具有價格低廉、體積小、組網方便、靈活等特點。這里將無線傳感器網絡引入安全保護系統,充分發揮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優點,以提高智能倉庫安全保護系統的整體性能。智能倉庫安全保護系統具有自身的特點。其傳感器節點可以有針對性的預先布置,因而具有相對固定的網絡拓撲結構,網絡通信和路由協議等也具有其特點。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無線傳感器網路的智能建筑消防監控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提供了一種基于無線傳感器網路的智能建筑消防監控系統,包括消防監控中心和用于火災煙霧監測的無線傳感器網絡,所述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包括匯聚節點以及多個部署于設定的建筑監測區域內的傳感器節點,所述傳感器節點經過匯聚節點連接消防監控中心的輸入端。
優選地,所述傳感器節點包含火災煙感傳感器、模數轉換電路、放大電路、定位模塊、微控制器模塊、無線通信模塊和電源模塊,所述每個火災煙感傳感器的輸出端依次經過模數轉換電路、放大電路連接微控制器模的輸入端,所述定位模塊、無線通信模塊和電源模塊分別與微控制器模塊連接,所述無線通信模塊包含控制器模塊以及與其連接的無線射頻發射器。
優選地,所述的消防監控中心包括信息處理模塊和報警模塊,信息處理模塊用于處理無線傳感器網絡發送的火災煙霧信息,檢測火災煙霧信息是否超出設定的警戒范圍,所述的報警模塊用于在檢測火災煙霧信息超出設定的警戒范圍時執行報警。
優選地,所述的無線傳感器網絡采用的網絡模型為:將建筑監測區域劃分為多個大小相等的虛擬的正方形監測子區域,每個正方形監測子區域內的傳感器節點通過競選選出一個骨干節點,剩余的傳感器節點作為火災煙霧監測節點,其中骨干節點用于收集所在正方形監測子區域內火災煙霧監測節點采集的火災煙霧信息,所有骨干節點在自身的通信范圍下構成連通網絡,各火災煙霧監測節點通過單跳模式與所屬正方形監測子區域內的骨干節點進行通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采用無線傳感器網絡對建筑物多個角落的煙霧參數進行實時監控,其具有價格低廉、體積小、組網方便、靈活等特點,將無線傳感器網絡引入安全保護系統,充分發揮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優點,以提高建筑消防安全保護系統的整體性能;一旦發生火災,消防監控中心立即進行有效措施,對安全事故進行緊急處理,避免人員財產損失。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任何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本發明的結構框圖;
圖2是本發明消防監控中心的連接框圖。
附圖標記:
消防監控中心1、無線傳感器網絡2、信息處理模塊3、報警模塊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韋德永,未經韋德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055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