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主動源微震監測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05291.1 | 申請日: | 2018-0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69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波;尹學林;楊正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18 | 分類號: | G01V1/18;G01V1/28 |
| 代理公司: | 貴州派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慶紅 |
| 地址: | 550081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主動 源微震 監測 裝置 方法 | ||
1.一種主動源微震監測裝置,包括監測井Ⅰ(1)、壓裂井(2)、監測井Ⅱ(3),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井Ⅰ(1)和監測井Ⅱ(3)分別設在壓裂井(2)的兩側,在監測井Ⅰ(1)的一側設有地震儀(4),監測井Ⅱ(3)的一側設有電火花儀(5);所述監測井Ⅰ(1)與壓裂井(2)之間、壓裂井(2)與監測井Ⅱ(3)之間均設有地表檢波器(6),地表檢波器(6)通過監測連接電纜(9)與地震儀(4)連接;所述監測井Ⅰ(1)和監測井Ⅱ(3)內設有井下檢波器串(7),井下檢波器串(7)通過監測連接電纜(9)與地震儀(4)連接;所述電火花儀(5)上設有電火花電纜(10),電火花電纜(10)的一端連接有電火花探頭(11),電火花探頭(11)位于壓裂井(2)內;
該主動源微震監測裝置的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①準備設備:開挖監測井Ⅰ(1)、壓裂井(2)、監測井Ⅱ(3),準備壓裂車(14)、地震儀(4)、電火花儀(5)、接收檢波器、電火花探頭(11)和壓裂液注入管(13);
②布置檢測系統:在監測井Ⅰ(1)和監測井Ⅱ(3)的一側分別布置地震儀(4)和電火花儀(5),壓裂井(2)內設置壓裂造縫區段(12),將電火花探頭(11)連接在電火花儀(5)上,把電火花探頭(11)放置在壓裂井(2)的壓裂造縫區段(12)處,并采用地表、井下、地表與井下聯系布置的3種方式,布置接收檢波器;地表的地表檢波器(6)呈環形布置在壓裂井(2)的周圍,形成環形層,間距環形層10~20m,再布置一個呈環形排列地表檢波器(6)的環形層,環形層不少于3層,井下的井下檢波器串(7)分別放置在監測井Ⅰ(1)和監測井Ⅱ(3)中,井下檢波器串(7)的高度與壓裂造縫區段(12)底邊的位置高度相等,地表檢波器(6)和井下檢波器串(7)均與地震儀(4)連接,形成地表與井下聯系布置;
③連接設備:地震儀(4)和電火花儀(5)之間用同步線(8)連接,電火花探頭(11)與電火花儀(5)之間用電火花電纜(10)連接,井下檢波器串(7)通過監測連接電纜(9)與地震儀(4)連接;
④進行模擬微震:用電火花儀(5)進行微震,分別進行由大到小的10個級別的模擬,并用地震儀(4)記錄地震波形,用地表檢波器(6)和井下檢波器串(7)記錄能量;
⑤進行壓裂施工:完成模擬后,將電火花儀(5)換為壓裂車(14),進行壓裂施工,使用壓裂液注入管(13)對壓裂造縫區段(12)的兩端進行壓裂封堵塞,在壓力施工進行加壓、穩壓和泄壓期間,地震儀(4)、地表檢波器(6)、井下檢波器串(7)保持連續檢測、采集;
⑥微震數據分析處理:把記錄下來的數據拷貝到計算機內,對地震波形進行濾波處理,通過波形互相關、初至時間對比方法,劃分識別微震事件,讀取每個微震事件在地震儀(4)上的縱橫波初至時間和振幅,采用同一微震事件到各個地表檢波器(6)、井下檢波器串(7)的縱橫波走時差,用反演公式進行最小微震源定位;
⑦確定每個微震事件的裂縫級別:剔除壓裂成縫范圍以外的微震事件,根據主動電火花震源率定的能量震級,確定每個微震事件的裂縫級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動源微震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檢波器(6)為地表三分量檢波器,井下檢波器串(7)為井下三分量檢波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動源微震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井Ⅰ(1)和監測井Ⅱ(3)分別等距設置在壓裂井(2)的兩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動源微震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儀(4)的道數不少于72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動源微震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檢波器(6)呈環形布置在距離壓裂井(2)的20cm處,形成環形層,間距環形層10~20m,再布置一個呈環形排列的地表檢波器(6)的環形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0529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