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消聲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01933.0 | 申請日: | 2018-0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714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5 |
| 發明(設計)人: | 森崇;山本恭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斯巴魯 |
| 主分類號: | F02M35/12 | 分類號: | F02M35/12;F02M3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宋亮;姜盛花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消聲 裝置 | ||
消聲裝置(1)具有:渦輪前進氣管(23),其與對吸入至發動機(10)的吸入空氣進行增壓的渦輪增壓器(40)連通,將吸入空氣導入至該渦輪增壓器(40);側枝部(70),其配置于渦輪前進氣管(23),將渦輪氣流聲消聲;以及熱交換器(80),其配置于渦輪前進氣管(23),在經由渦輪前進氣管(23)導入的吸入空氣與對發動機(10)進行冷卻的發動機冷卻水之間進行熱交換,將吸入空氣加熱(升溫)。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消聲裝置,特別是涉及對因用于發動機的增壓器而引起的氣流聲進行消聲的消聲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為了增大發動機的輸出,使用對吸入空氣(進氣)進行增壓的渦輪增壓器等增壓器。另外,近年來,作為確保發動機的動力性能(輸出)且將發動機小型化(降低排氣量)、改善燃料消耗率(油耗)的技術,渦輪增壓器等增壓器受到關注(所謂的小型渦輪增壓器)。
但是,在搭載有渦輪增壓器的發動機中,吸入空氣在增壓時從壓縮機翼片反向流動,氣流聲(渦輪氣流聲)從進氣管、吸入口輻射,有時在車室內被判斷為異響。為了減弱這種渦輪氣流聲,例如,已知在進氣管設置有側枝部(side branch)、共鳴器等消聲器的發動機(增壓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這里,專利文獻1中公開有如下發動機的進氣裝置,該發動機的進氣裝置將多個共鳴管(消聲器)以不會使加油口蓋的操作性變差的方式安裝于進氣管道。更詳細而言,在該發動機的進氣裝置中,在具有渦輪增壓器的發動機的上部將加油口蓋和空氣濾清器以在車輛寬度方向上接近的狀態配置,使得將外部空氣向空氣濾清器導入的進氣管道從空氣濾清器向與加油口蓋在車輛前后方向上重疊的位置延伸,其中,使進氣管道在空氣濾清器與加油口蓋之間的空間內彎曲而向車輛前方延伸,在介于進氣管道的加油口蓋與空氣濾清器之間的部分將共鳴頻率不同的多個共鳴管安裝為分別從進氣管道的上表面部向上方延伸。
根據該發動機的進氣裝置,在具有渦輪增壓器的發動機上部的空間內將加油口蓋和空氣濾清器以接近的狀態配置的情況下,也能夠加長進氣管道而將多個共鳴管安裝于進氣管道,能夠減弱進氣噪聲(渦輪氣流聲)。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27330號公報
如上所述,根據專利文獻1的發動機的進氣裝置,通過在進氣管道設置共鳴管(消聲器)而能夠減弱進氣噪聲(渦輪氣流聲)。然而,在該發動機的進氣裝置中,因設置消聲器,有可能進氣的壓力損失增大,發動機的動力性能(輸出、扭矩)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為了消除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夠防止發動機動力性能降低、且能夠將由增壓器引起的氣流聲消聲的消聲裝置。
本發明所涉及的消聲裝置的特征在于,具有:進氣管,其與對吸入至發動機的吸入空氣進行增壓的增壓器連通,將吸入空氣導入至該增壓器;消聲器,其配置于進氣管,將氣流聲消聲;以及加熱單元,其配置于進氣管,對經由進氣管導入的吸入空氣進行加熱。
根據本發明所涉及的消聲裝置,在將吸入空氣導入至增壓器的進氣管配置有消聲器,因此利用該消聲器將因增壓器而引起的氣流聲消聲。另外,在上述進氣管配置有對經由該進氣管而導入的吸入空氣進行加熱的加熱單元,因此利用該加熱單元對吸入空氣進行加熱(升溫),從而降低摩擦損失,降低消聲器的壓力損失。因而,發動機的動力性能的降低得到抑制。其結果,能夠防止發動機動力性能降低、且將增壓器的氣流聲消聲。此外,作為上述消聲器,優選采用通過干涉作用將氣流聲消聲的干涉型消聲器、或者通過共鳴作用將氣流聲消聲的共鳴型消聲器。
在本發明所涉及的消聲裝置中,優選上述加熱單元是在吸入空氣與溫度高于吸入空氣的液體之間進行熱交換的熱交換器。
在該情況下,在吸入空氣與溫度高于吸入空氣的高溫的液體(例如,發動機冷卻水、發動機油、變速器油等)之間進行熱交換。因此,能夠利用溫度較高的液體對吸入空氣進行加熱(升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斯巴魯,未經株式會社斯巴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019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