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戶終端以及無線通信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80097715.5 | 申請日: | 2017-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926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武田一樹;永田聰;那崇寧;王理惠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NTT都科摩 |
| 主分類號: | H04W24/10 | 分類號: | H04W24/10;H04W7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張晉逾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戶 終端 以及 無線通信 方法 | ||
為了即使在應用與現有的LTE系統不同的方法來進行CSI報告的情況下也適當地控制CSI報告,本發明的用戶終端的一方式具有:發送單元,發送信道狀態信息;以及控制單元,利用不調度數據而指示信道狀態信息的觸發和/或激活的規定的下行控制信息,來控制所述信道狀態信息的發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中的用戶終端以及無線通信方法。
背景技術
在UMTS(通用移動通訊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網絡中,以進一步的高速數據速率、低延遲等為目的,長期演進(LTE:Long TermEvolution)被規范化(非專利文獻1)。此外,以相對于LTE(也稱為LTE Rel.8或者9)進一步的寬帶域化以及高速化為目的,LTE-A(也稱為先進的長期演進(LTE-Advanced)、LTERel.10、11或者12)被規范化,還正在研究LTE的后續系統(也稱為,例如FRA(未來無線接入(Future Radio Access))、5G(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system))、5G+(plus)、NR(新無線(New Radio))、NX(新無線接入(Newradio access))、FX(未來一代無線接入(Future generation radio access))、LTERel.13、14或者15以后等)。
在現有的LTE系統(例如,LTE Rel.8-13)中,上行鏈路信號被映射至適當的無線資源而從UE發送至eNB。使用上行鏈路共享信道(物理上行鏈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而發送上行用戶數據。此外,在上行鏈路控制信息(UCI:UplinkControl Information)與上行用戶數據一起發送的情況下使用PUSCH來發送,而在單獨發送上行鏈路控制信息的情況下,使用上行鏈路控制信道(物理上行鏈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來發送。
UCI包含對于下行鏈路共享信道(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的送達確認信息(ACK/NACK)、調度請求、信道狀態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等。送達確認信息也可以被稱為HARQ-ACK(混合自動重發請求-確認(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ACK/NACK(A/N)、重發控制信息等。
CSI是基于下行鏈路的瞬時的信道狀態的信息,是例如信道質量指示符(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預編碼類型指示符(PTI:Precoding Type Indicator)、秩指示符(RI:Rank Indicator)等。CSI周期性地或者非周期性地被從UE通知至eNB。
就周期性CSI(P-CSI:Periodic CSI)而言,UE基于從無線基站通知的周期或者資源而周期性地發送CSI。另一方面,就非周期性CSI(A-CSI:Aperiodic CSI)而言,UE根據來自無線基站的CSI報告請求(也稱為觸發、CSI觸發、CSI請求等)而發送CSI。
CSI觸發包含于由下行鏈路控制信道(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發送的上行鏈路調度許可(以下也稱為UL(上行鏈路(Uplink))許可)中。UE根據調度上行數據的UL許可(UL grant)所包含的CSI觸發(CSItrigger),使用由該UL許可指定的PUSCH來通知A-CSI。這樣的通知也稱為A-CSI報告(reporting)。
現有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NTT都科摩,未經株式會社NTT都科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977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