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結構組件、電子裝置及指紋模組的組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93926.1 | 申請日: | 2017-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984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風平;成英華;張文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6 | 分類號: | G06F1/16;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組件 電子 裝置 指紋 模組 組裝 方法 | ||
一種結構組件,一種電子裝置以及一種指紋模組的組裝方法,上述結構組件包括屏幕(10)和指紋模組(20),屏幕(10)內表面為遮光層(12),遮光層(12)包括位于所述屏幕(10)的顯示區的透光區(13),指紋模組(20)通過框貼膠(30)貼設于透光區(13)。指紋模組(20)包括面對屏幕(10)的第一表面(21)、背離屏幕的第二表面(22)及連接在二者之間的側面(23)。框貼膠(30)包括相連接的第一連接區(31)和第二連接區(32),第二連接區(32)位于第一連接區(31)的外圍,第一連接區(31)和第二連接區(32)與第一表面(21)粘接,第二連接區(32)通過第一封邊膠(40)固定至側面(23)。采用上述結構組件,能夠增大了電子裝置的顯示面積,提高屏占比。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指紋識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具有指紋模組和屏幕的結構組件、具有該結構組件的電子裝置,以及指紋模組的組裝方法。
背景技術
指紋識別技術普遍應用在智能終端等電子裝置中,特別是智能手機。通常,為了不影響顯示區的正常顯示效果,將指紋識別模組設置在顯示屏的非顯示區。但是,將指紋識別模組設置在非顯示區勢必增加了非顯示區的面積,從而使得顯示屏的屏占比較小。
將指紋識別模組結構在顯示區內為業界在研究的方向。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結構組件、電子裝置及指紋模組的組裝方法,本發明提供的結構組件包括顯示用的屏幕和指紋模組,將指紋模組設置在顯示屏的顯示區內,與顯示區的屏幕層疊設置,以增大屏占比。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結構組件,包括屏幕和指紋模組,所述屏幕的外表面為觸控面,所述屏幕內表面為遮光層,所述遮光層包括位于所述屏幕的顯示區的透光區,所述指紋模組通過框貼膠貼設于所述屏幕的所述透光區;所述指紋模組包括面對所述屏幕的第一表面、背離所述屏幕的第二表面及連接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間的側面;所述框貼膠包括相連接的第一連接區和第二連接區,所述第二連接區位于所述第一連接區的外圍,所述第一連接區、第二連接區均與所述第一表面粘接,所述第二連接區通過第一封邊膠固定至所述側面。
本申請實施例通過將指紋模組設置在屏幕顯示區,且通過框貼膠結合第一封邊膠固定指紋模組,使得指紋模組的第一表面通過框貼膠固定至屏幕,指紋模組側面通過第一封邊膠固定至框貼膠的第二連接區,這樣不但使得指紋模組的固定得到加強,加強了指紋模組與屏幕結合的密封路徑,防止水氣進入指紋別組識別區。
一種實施方式中,通過在所述遮光層上設置通孔的方式形成所述透光區,所述框貼膠收容于所述通孔內,且與所述通孔內壁之間形成安裝空間。本實施方式是通過去除遮光層部分材料的方式形成通孔,使得透光區處的屏幕厚度變小,框貼膠收容在通孔內,有利于結構組件和電子裝置整體的厚度減小。安裝空間的形成為安裝和拆除框貼膠和指紋模組提供了便利性,安裝及拆除的過程中,安裝空間可以供工具伸入。
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透光區為多個透光小孔構成的小孔區域,所述多個小孔開設在遮光層上并呈陣列分布。
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連接區包括遠離所述第一連接區的外緣,所述外緣與所述透光區之間通過第二封邊膠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封邊膠與所述通孔的內壁之間設有間隙。第二封邊膠加固了框貼膠和屏幕的結合力。
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連接區的所述外緣包括與所述透光區粘接的粘貼面、背離所述屏幕的外露面及連接在所述粘貼面和所述外露面之間的側連接面,所述第二封邊膠覆蓋所述側連接面及部分所述外露面。即,第二封邊膠包覆第二連接區外緣的一個角落的兩個面,固定效果更好。
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指紋模組的所述側面包括臺階面和/或粗糙面,所述第一封邊膠粘接至所述臺階面和/或粗糙面,以提升粘貼可靠性。臺階面和粗糙面增加了第一封邊膠與指紋模組側面的結合的面積,提升了結合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939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