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單元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92275.4 | 申請日: | 2017-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709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1 |
| 發明(設計)人: | 高橋泰史;加藤貴朗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M50/249 | 分類號: | H01M50/249;H01M50/296;B60K1/04;B62M6/9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周麗娜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單元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保護連接端子并使向收納部的拆裝操作容易的電池單元。電池單元(1)在形成為縱長的大致直方體的主體部(1a)中收納電池(B),并且,在主體部(1a)的底面(12)配設連接端子(17),在該電池單元(1)中,在主體部(1a)的靠上表面(7)的一側設置握持部(2)。將連接端子(17)在靠設有握持部(2)的一側配設。握持部(2)包含形成為與上表面(7)大致平行的棒狀部分,該電池單元(1)具有棒狀的第2握持部(3),該棒狀的第2握持部(3)從握持部(2)的中央部分與握持部(2)大致垂直地延伸。在主體部(1a)的上表面(7)并在第2握持部(2)的下方的位置設置凹部(6)。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單元,特別是涉及將向馬達等供給電力的充電電池收納在殼體構件中的電池單元。
背景技術
以往已知一種將用于向馬達等供給電力的充電電池(二次電池)收納在殼體構件中并相對于車輛等電力供給對象能夠拆裝的電池單元。
專利文獻1公開了一種在縱長的大致直方體的主體部的底面配設有連接端子的電動輔助自行車用電池單元。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277504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然而,若電池單元的容量增大、重量增大,則需要進一步考慮向收納部的拆裝操作等的處理容易性。特別是,在主體部的底面配設有連接端子的情況下,優選在使提起的電池單元接地時對連接端子沒有影響。另外,若電池單元的重量很大,則考慮以相對于鉛直方向傾斜的狀態或放平狀態收容在車輛或充電器等中,但還需要設法使向這樣的傾斜的收納部的拆裝容易。
在這一點上,專利文獻1的電池單元關于在主體部的上部設置棒狀的握持部并在主體部的底面設置連接端子的結構,并未考慮研究握持部及端子部的位置關系以使得處理容易。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課題,提供一種能夠保護連接端子并使向收納部的拆裝操作容易的電池單元。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為了達成前述目的,本發明的電池單元(1)在形成為縱長的大致直方體的主體部(1a)中收納電池(B),并且,在所述主體部(1a)的底面(12)配設有連接端子(17),所述電池單元(1)的第1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體部(1a)的靠上表面(7)的一側設有握持部(2),所述連接端子(17)在靠設有所述握持部(2)的一側配設。
另外,第2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2)包含形成為與所述上表面(7)大致平行的棒狀部分,所述電池單元具有棒狀的第2握持部(3),該棒狀的第2握持部(3)從所述握持部(2)的中央部分以與所述握持部(2)大致垂直的方式延伸。
另外,第3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體部(1a)的上表面(7)且在所述第2握持部(3)的下方的位置設有凹部(6)。
另外,第4特征在于,所述主體部(1a)的四個側面(10、11、13、15)中的與設置所述握持部(2)的一側的側面(10)相對的側面(13)為平面形狀,其他三個側面(10、11、15)為曲面形狀。
此外,第5特征在于,從所述握持部(2)延伸出來的第2握持部(3)的另一端側與在所述主體部(1a)的上表面(7)形成的峰狀的凸部(4)連接。
發明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9227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袋型二次電池
- 下一篇:二次電池單元模塊及其組裝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