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指示和使用無線電接入技術偏好的方法和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84893.4 | 申請日: | 2017-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263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4 |
| 發明(設計)人: | 安德烈斯·雷亞;埃里安·塞曼;本哥特·林多夫;約翰·尼爾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典愛立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8/18 | 分類號: | H04W48/18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穆童 |
| 地址: | 瑞典斯***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指示 使用 無線電 接入 技術 偏好 方法 設備 | ||
本公開中示例的方法和裝置提供了用于無線通信設備向無線通信網絡指示對其無線電接入技術(RAT)偏好的機制,以及用于無線通信網絡在決定給定的設備將使用哪個RAT時考慮該設備的RAT偏好的機制。作為從這些機制中所得的優點的非限制性示例,在包括多個RAT或與多個RAT相關聯的網絡內進行操作的設備可以指示所述設備對它們使用哪個RAT的偏好,同時仍然允許網絡保持對RAT選擇決定的控制。這種靈活性在5G網絡中提供了顯著的優點,5G網絡提供了多個RAT之間——例如在LTE與NR空中接口之間——的緊密整合。然而,本文公開的方法和裝置不限于5G網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網絡,并且具體涉及一種向無線通信網絡指示無線電接入技術RAT偏好的無線通信設備以及一種至少部分地基于所指示的RAT偏好來選擇供無線通信設備使用的RAT的網絡。
背景技術
包含在廣義術語“5G”下的網絡技術的開發將現有無線網絡技術擴展到更高頻段,整合了接入和回程網絡,支持設備到設備D2D通信,提供靈活的雙工操作和頻譜使用、用戶平面和控制平面分離、多天線傳輸技術和超精益設計,該超精益設計最小化了常開(always-on)信道的數量和復雜度。其他用于描述5G網絡開發所包含的技術的常用術語包括“下一個無線電(Next Radio)”或“新無線電(New Radio)”,兩者有時縮減為“NR”。
5G網絡并不基于特定的無線電接入技術,而是將會利用一系列接入和連接解決方案,以支持極端移動寬帶部署以及窄帶部署,從而支持增強機器類通信eMTC和窄帶物聯網NB-IoT、涉及潛在大量相對低速率設備的部署。此外,雖然5G開發包括新的靈活空中接口(稱為“NR”)上的工作,但5G網絡提供了多種無線電接入技術的緊密整合,以提供無處不在的連接,并在RAT及其相關聯的頻譜和帶寬的分配和使用方面具有顯著的靈活性。
例如,5G考慮了NR空中接口與長期演進LTE空中接口之間的緊密整合。這兩個RAT的整合意味著可以使用任一或兩個空中接口來服務給定用戶,這取決于用戶和所涉及的無線通信網絡的能力和需求。多個空中接口的緊密整合還支持服務連續性,其中,LTE或其他RAT可以用于支持在NR覆蓋的“島(islands)”之間移動的用戶。這里,術語“用戶”表示無線通信設備,例如用戶設備或其他通信裝置,其被配置用于在所討論的無線通信網絡中操作。
給定無線通信設備可以使用可用RAT中的任何一個或多個的程度取決于設備的能力和配置及其接收條件。具有多于一個無線電或支持包含多于一個RAT的寬帶接收和處理的設備可以一次使用多于一個RAT,至少達到在設備在對于多于一個RAT具有足夠信號質量的區域中的程度。其他設備可以不具有支持一次使用多于一個RAT所必需的無線電能力,或者可以不在多于一個RAT具有活性的區域中。
其他考慮因素包括設備的操作模式。設備移動性過程可以分為空閑和活動模式過程。當設備處于空閑模式時,網絡需要能夠尋呼UE,以用于呼叫建立或者用于更新系統信息SI。因此,網絡必須知道設備的跟蹤區域,以便發送尋呼信號。因此,期望該設備監視來自網絡的跟蹤信號,并在設備移動到新的跟蹤區域中時通知網絡。
通常,設備使用不連續接收循環DRX進行這種監視,其中,任何給定設備的DRX配置指定設備何時應“喚醒”并監視來自網絡的相關信號。根據設備類型,DRX周期的范圍可以從幾百毫秒到幾小時甚至幾天。如果設備在擴展的時間處于低功耗模式,則還需要建立網絡信號接收的同步。優選地,網絡以緊密的時間接近度發送尋呼和跟蹤信號,使得所述尋呼和跟蹤信號可以在相同的喚醒間隔期間被接收。
值得注意的是,在空閑模式下工作的設備的能耗很大程度上由以下確定:DRX循環周期、每個DRX循環的接收窗口的長度、以及在每個循環期間操作射頻RF電路和同步處理所需的能量。對于給定的設備,所需的能量消耗可以顯著不同,這取決于用于空閑模式操作的RAT的具體情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典愛立信有限公司,未經瑞典愛立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8489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