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鞍乘型車輛的前罩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80679.1 | 申請日: | 2017-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918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前田康幸;中西孝文;大石健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J23/00 | 分類號: | B62J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蔡麗娜;崔成哲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鞍乘型 車輛 結構 | ||
使得鞍乘型車輛的前罩結構能夠簡化。一種鞍乘型車輛的前罩結構,其具備前罩(30),該前罩(30)具有左右設置為一對的側罩(50L、50R)和設置在左右的側罩(50L、50R)之間的中央罩(51),設置于中央罩(51)的左右側部的卡合部(78、79)與分別設置于左右的側罩(50L、50R)的被卡合部(70、71)卡合,由此,中央罩(51)與左右的側罩(50L、50R)連結為一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鞍乘型車輛的前罩結構。
背景技術
以往,在鞍乘型車輛的前罩結構中,公知以下這樣的前罩結構:用兼作電池保持部件的連結部件和十字板連結左右的側罩,用中央罩覆蓋左右的側罩之間的部分(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參照)。在專利文獻1中,中央罩被連結于連結部件和腿部護罩。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234477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前罩結構中,由于用連結部件和專用的十字板左右連結側罩,因此部件個數增加,并且結構變復雜。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使得鞍乘型車輛的前罩的結構能夠簡化。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是一種鞍乘型車輛的前罩結構,其具備前罩30,該前罩30具有左右設置為一對的側罩50L、50R和設置在左右的所述側罩50L、50R之間的中央罩51,所述鞍乘型車輛的前罩結構的特征在于,設置于所述中央罩51的左右側部的卡合部78、79與分別設置于左右的所述側罩50L、50R的被卡合部70、71卡合,由此所述中央罩51與左右的所述側罩50L、50R連結為一體。
此外,在上述發明中可以是,左右的所述側罩50L、50R具備將左右的該側罩50L、50R彼此連結的相互連結部52,左右的所述側罩50L、50R通過借助所述被卡合部70、71與所述中央罩51連結而被定位。
此外,在上述發明中可以是,左右的所述側罩50L、50R分別具備罩部53和燈體部54,所述被卡合部70、71設置于所述燈體部54的殼體61,并且該殼體61沿著所述側罩50L、50R與所述中央罩51相接合的接合部76配置。
而且,在上述發明中可以是,左右的所述側罩50L、50R分別具備罩部53和燈體部54,所述相互連結部52設置于所述燈體部54的殼體61,并且,該殼體61沿著所述側罩50L、50R與所述中央罩51相接合的接合部76配置。
此外,在上述發明中可以是,所述燈體部54的所述殼體61具備被固定至車體側的前部的前部固定部68。
此外,在上述發明中可以是,在左右的所述側罩50L、50R的后部,設置有與固定于車體側的腿部護罩32、33卡定的卡定部53e、53f。
此外,在上述發明中可以是,在所述中央罩51的左右上部設置有被緊固至緊固部32a的被緊固部83,所述緊固部32a設置于固定在車體側的腿部護罩32的上部。
此外,在上述發明中可以是,左右的所述側罩50L、50R在所述相互連結部52處通過貫插于左右的所述側罩50L、50R中的一根銷部件75而連結,左右的所述側罩50L、50R的以所述銷部件75為中心的轉動被所述中央罩51限制。
此外,在上述發明中可以是,所述前罩30形成為越接近其前端側車寬方向的寬度越小,并且,左右的所述側罩50L、50R的車寬方向內側的側緣部61b形成為越接近所述前端側彼此之間的距離越接近,所述相互連結部52設置于左右的所述側罩50L、50R的所述側緣部61b的前端部。
發明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806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