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76913.3 | 申請日: | 2017-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731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原田俊哉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制鐵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7B3/08 | 分類號: | F27B3/08;C22B7/04;F27B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劉航;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爐 | ||
一種電爐,具有筒狀的爐壁、設置于上述爐壁的上端的爐蓋、和設置于上述爐壁的下端且具有深底部和淺底部的爐底,所述淺底部是相對于上述深底部的最深部的高度為150mm以上且500mm以下的區域,在上述電爐上設有能夠從爐渣運送容器直接投入、或者從爐渣運送容器經由傾斜流槽投入熔融爐渣或凝固爐渣塊的爐渣投入口,上述爐渣投入口在俯視下與上述淺底部有重疊,上述淺底部相對于上述爐底的俯視下的面積率為5%以上且40%以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爐,該電爐被用于將在煉鋼工序中生成的熔融爐渣或凝固爐渣塊從爐渣運送容器直接注入到電爐或者從爐渣運送容器經由傾斜流槽注入到電爐來進行還原的工藝。
本申請基于在2016年12月16日向日本提出的專利申請2016-244502號要求優先權,并將其內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資源的再利用的要求提高的過程中,期望從在煉鋼工序中使用轉爐等通過脫硫、脫磷或脫碳精煉而生成的爐渣(煉鋼爐渣)中分離回收Fe、P等有價值物質,并且將煉鋼爐渣改性為高品質的爐渣而進行再利用。
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爐渣處理方法,其包括:第1工序,向熔化爐內的鋼鐵熔液中添加鋼鐵爐渣,施加熱和還原材料來對鋼鐵爐渣進行改性,并且使爐渣中的Fe、Mn和P轉移至熔液中,得到改性爐渣;第2、第3工序,使熔液中的Mn和P氧化從而依次轉移至改性爐渣中,依次取出高Mn爐渣、高P爐渣。
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下述方法:向碳含有率小于1.5wt%的鋼鐵浴中投入氧化鐵含有率超過5wt%的鋼鐵爐渣后,通過導入碳或碳載體而將鋼鐵浴碳化,得到碳含有率超過2.0wt%的鋼鐵浴,其后,將鋼鐵爐渣中的氧化物進行還原。在該方法中,為了抑制在爐渣投入時伴隨著爐渣與鋼鐵浴的劇烈反應的爐渣的發泡(爐渣起泡)、和從爐中的噴出(溢流),通過在爐渣投入前預先使鋼鐵浴的碳含有率降低,從而使爐渣投入時的反應速度得到緩和,其后,使該碳含有率上升,來進行爐渣的還原處理。
在專利文獻3中記載了從運送桶向具有鐵液層和熔融爐渣層的反應容器中連續地裝入熔融爐渣來進行還原處理的工藝。
在專利文獻4中記載了下述意思的內容:將具有流動性的高溫的熔融爐渣暫時保持在爐渣保持爐中,在電爐內的鐵液層上形成熔融爐渣層作為緩沖帶后,從爐渣保持爐向該熔融爐渣層中注入熔融爐渣,并對爐渣-金屬界面供給作為還原材料的碳。
專利文獻4的結構,由于使用電爐,因此關于還原反應,相比于爐渣-鐵液間的反應,爐渣中的鐵分(FeO)與碳分(C)的反應成為支配性的。因此,即使是鐵液中的C濃度低為1.5質量%左右的情況,也能夠不加碳而進行爐渣的還原處理,能夠提高作業效率,在這一點上是優異的。
而且,對于專利文獻4的結構而言,并不是將熔融爐渣直接投入到電爐中,而是將其暫時保持于與電爐相鄰配置的爐渣保持爐中,在電爐內的鐵液層上形成熔融爐渣層作為緩沖帶后,一邊調整注入量,一邊緩緩地注入熔融爐渣,因此能夠將爐內密閉從而容易控制氣氛,并且能夠抑制爐渣投入時的爐渣起泡,在這些方面是優異的。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國特開昭52-03389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國特表2003-520899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國特表2006-528732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國專利第5522320號公報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制鐵株式會社,未經日本制鐵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7691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爐
- 下一篇:用于煉鋼爐的延伸腿回彎頭及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