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配流單元及具有至少一個配流單元的手持式定量給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70113.0 | 申請日: | 2017-10-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676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31 |
| 發明(設計)人: | 菲利普·德貝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艾卡工廠有限及兩合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L3/02 | 分類號: | B01L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華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劉新宇;壽寧 |
| 地址: | 德國施陶***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元 具有 至少 一個 手持 定量 裝置 | ||
本發明提出,配流單元(4)具有罩蓋(17),用于使得位于配流單元(4)的頭部(12)中的至少一個密封機構(18)能固定在其使用位置,以便拆裝該配流單元。使罩蓋(17)相對于頭部(12)旋轉,就能將該罩蓋從頭部(12)解開。罩蓋(17)與頭部(12)之間設置有能解鎖的卡鎖連接部(19),其由至少一個鎖定凸起(20)和/或至少一個鎖定凹口(21)形成,其中鎖定凸起(20)和/或鎖定凹口(21)構造有至少一個斜面(22),該斜面定向成能夠通過使罩蓋(17)相對于頭部(12)旋轉來解鎖卡鎖連接部(19)。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手持式定量給料裝置、特別是用于移液管的配流單元,具有:容置空間,移位機構能在該容置空間中移位,以使配流單元接收或配放流體,特別是液體;桿體;以及頭部,其中容置空間經由桿體中構造的配流通道與桿體的自由端處構造的配流口連接,其中頭部布置在配流單元的與桿體的自由端相反的頭端處,且其中頭部具有能從頭部取下的罩蓋,用于能覆蓋或覆蓋配流單元的布置在頭部中的至少一個元件。
本發明進一步涉及一種手持式定量給料裝置,特別是移液管,具有基體和至少一個配流單元,其中所述基體包括:移位機構,用于利用配流單元來接收并配放流體,特別是液體;以及操縱機構,用于操縱移位機構,且其中所述基體與所述至少一個配流單元以能斷開的方式相互連接。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已揭示這類配流單元和手持式定量給料裝置的各種不同形式。
使用這類手持式定量給料裝置時,希望能夠從手持式定量給料裝置的基體拆開配流單元,以便例如進行清潔或修理。
也可以至少部分地拆開配流單元,以便能夠根據需要更換配流單元的元件或對其進行基礎清潔。特定而言,這類配流單元的頭部中所布置的元件可以借助罩蓋在其位于頭部上或頭部中的使用位置中得以覆蓋,從而防止臟污或損壞。
特定而言,從手持式定量給料裝置的基體拆開配流單元之后,配流單元的通常小件零部件可能很容易分散并丟失。在現有技術的某些手持式定量給料裝置和配流單元中,可以通過前文所述的罩蓋來防止這一點。在此情形下,需要一定的工作量,有時還需使用特殊工具,才能實現罩蓋與配流單元的頭部之間的連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前述類型的配流單元和手持式定量給料裝置,其中能夠簡化配流單元的拆裝,以便例如進行它們的修理或清潔。
本發明用以達成上述目的的解決方案為一種前述類型的配流單元。為達成上述目的,特別是在前述類型的配流單元中,所述罩蓋借助能解鎖的卡鎖連接部緊固至頭部,其中該卡鎖連接部的至少一個鎖定突起和/或至少一個鎖定凹口具有至少一個斜面,所述斜面定向成通過使罩蓋相對于頭部旋轉能解鎖卡鎖連接部。
在此有利地,所述罩蓋在其固定至頭部的使用位置中能相對于頭部旋轉,以解鎖卡鎖連接部。
采用這種方式,本發明提供一種配流單元,其罩蓋既能可靠地緊固至配流單元的頭部,其罩蓋又不費過多工作(尤其是無需使用拆裝輔助手段)就能簡便地從頭部移除,從而將配流單元拆卸或拆開,目的是例如清潔和/或修理和/或更換布置在頭部中的配流單元零部件。
在根據本發明的配流單元的實施方式中,配流單元可以具有布置在頭部中的密封機構。就此而言,特別有力地,利用罩蓋,密封機構在頭部中能固定或固定至其使用位置。采用這種方式,罩蓋可以具有雙重功能。一方面,該罩蓋能夠防止布置在頭部中的配流單元的元件丟失或臟污。另一方面,該罩蓋能夠確保密封機構保持定位在其規定的密封位置。
在一種根據本發明的配流單元的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鎖定凸起可以布置在罩蓋上,并且至少一個鎖定凹口可以布置在頭部上。在另一種根據本發明的配流單元的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鎖定凹口可以布置在罩蓋上,并且至少一個鎖定凸起可以布置在頭部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艾卡工廠有限及兩合公司,未經艾卡工廠有限及兩合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701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