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電信裝置與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69100.1 | 申請日: | 2017-10-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645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3 |
| 發明(設計)人: | 塞謬爾·阿桑本·阿通西里;申·霍恩格·翁;馬丁·沃里克·貝亞勒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2/04 | 分類號: | H04W7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孟秋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 電信 裝置 方法 | ||
一種操作無線電信系統的方法,從網絡基礎設施通信高層數據,包括:建立在高層數據傳輸周期期間網絡基礎設施裝備將高層數據發送至終端設備所使用的無線電資源的分配;向終端設備發送已分配無線電資源的指示;在高層數據傳輸周期開始時,開始將高層數據發送至終端設備;隨后在高層數據傳輸周期期間,識別網絡基礎設施裝備是否需要尚未使用的任何已分配無線電資源來發送無線電信系統中的其他數據,如果需要,則建立用于網絡基礎設施裝備發送其他數據的已分配無線電資源的子集并且使用已分配無線電資源的子集發送其他數據;該方法進一步包括:網絡基礎設施裝備在高層數據傳輸周期期間將哪些已分配無線電資源被用來發送其他數據的指示傳送至終端設備。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無線電信裝置與方法。
背景技術
此處提供的“背景”描述用于整體展開本公開的上下文之目的。此背景部分中描述的范圍內的目前指定的發明人的工作以及提交時還不具有現有技術資格的說明書中的各方面既未明確、亦未默示地承認為本發明的現有技術。
諸如基于3GPP定義的UMTS和長期演進(LTE)架構等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動電信系統能夠支持比前幾代移動電信系統提供的簡單語音和消息服務更復雜的服務。例如,利用由LTE系統提供的改善無線電接口和增強數據速率,用戶能夠享用諸如之前僅經由固定電路數據連接獲得的移動視頻流和移動視頻會議等高數據速率應用。因此,部署該網絡的需求強大并且預期這些網絡的覆蓋區域(即,可以訪問網絡的地理位置)快速增加。
相比于當前系統優化后支持的,預期未來的無線通信網絡將有效地支持與更寬范圍的數據通信量配置文件和類型相關聯的更寬范圍的設備的通信。例如,預期未來的無線通信網絡將有效地支持與包括復雜度降低的設備、機器類型通信設備、高分辨率視頻顯示器、虛擬現實耳機等的設備的通信。可以大量地部署這些不同類型設備中的一些,例如,用于支持“萬物網”、并且通常與具有相對高延遲容差的相對少量的數據的傳輸相關聯的低復雜度設備。例如,支持高清視頻流的其他類型的設備可以與具有相對低延遲容差的相對大量的數據的傳輸相關聯。例如,用于自主車輛通信的又一些其他類型的設備的特征在于應以低延遲傳輸的數據。單一設備類型還可能與取決于其運行的應用的不同通信量配置文件/特征相關聯。例如,與運行互聯網瀏覽應用(不定時的上行鏈路數據和下行鏈路數據)或在緊急情況下通過緊急響應器用于語音通信時相比較,當運行視頻流應用(高下行鏈路數據)時,不同的考慮因素可用于有效地支持與智能手機的數據交換。
鑒于此,預期存在對未來無限通信網絡的期望,例如,可以被稱為5G或新無線電(NR)系統/新無線電訪問技術(RAT)系統、以及現有系統的未來迭代/版本的網絡,以有效地支持與不同應用和不同特征的數據通信量配置文件相關聯的寬范圍的設備的連接性。
目前被視為受新一代無線通信系統關注的示例性使用情況包括所謂的增強移動寬帶(eMBB)和超可靠低延遲通信(URLLC)。例如,參見3GPP文獻RP-160671“New?SIDProposal:Study?on?New?Radio?Access?Technology”NTT?DOCOMO,RAN#71[1]。
一方面,eMBB服務通常的特征在于高容量服務,例如,支持高至20Gb/s。為了以高吞吐量有效地傳輸大量數據,可預期eMBB服務使用長的調度時間,以使資源分配信令開銷最小化,其中,調度時間指資源分配之間傳輸數據時可用的時間。換言之,期望eMBB服務依賴于相對不頻繁的分配消息,即,在分配消息之間的相對長的時間段內對高層數據分配無線電資源(即,使得以相對大的塊分配無線電資源)。
另一方面,URLLC服務是低延遲服務,例如,旨在在1ms包傳送時間內通過無線電網絡傳輸相對少量的數據(即,因此,需要在比1ms更短的時間內通過物理層調度并且傳輸每條URLLC數據)。因此,與eMBB服務相比較,通常期望支持URLLC服務需要更頻繁的分配消息機會(即,更少/更短的調度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公司,未經索尼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691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