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植入換能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64896.1 | 申請日: | 2017-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637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J·韋爾梅朗 | 申請(專利權)人: | 科利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25/00 | 分類號: | H04R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華 |
| 地址: | 澳大利亞***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植入 換能器 系統 | ||
實施例一般涉及用于可植入聽力假體的可植入換能器系統。根據本文呈現的實施例的可植入換能器系統包括換能器和可擴張固定裝置,諸如徑向可擴張的固定裝置,可擴張固定裝置被配置成將可植入換能器系統直接錨固/固定在延伸穿過接受者的顱骨的一部分的細長管狀腔內。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用于可植入聽力假體的可植入換能器系統。
背景技術
可能由于許多不同原因的聽力損失通常是傳導性和/或感覺神經性兩種類型的。當外耳和/或中耳的正常機械通路受到阻礙(例如由對聽骨鏈或耳道的損傷)時,發生傳導性聽力損失。當內耳或從內耳到大腦的神經通路受損時,發生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
遭受傳導性聽力損失的個體通常接收聲學助聽器。助聽器依靠空氣傳導原理將聲信號傳輸到耳蝸。通常,助聽器定位于耳道內或外耳上以放大所接收的聲音。這種放大的聲音通過正常的中耳機構遞送到耳蝸,從而產生由接受者對聲音的增加的感知。
與聲學助聽器相比,特定類型的可植入聽覺假體(有時稱為可植入聲學聽覺假體)將所接收的聲音轉換成用于遞送到接受者的輸出機械力(振動)。振動通過接受者的牙齒、骨和/或其它組織而傳遞到耳蝸。振動引起產生耳蝸流體的運動,其生成導致由接受者對所接收的聲音的感知的神經脈沖。聲學聽覺假體適用于處置各種類型的聽力損失,并且可以針對不能從聲學助聽器、耳蝸植入物等得到足夠益處的個體或遭受口吃問題的個體被指定。可植入聲學聽覺假體包括例如骨傳導設備、中耳聽覺假體(中耳植入物)、直接聲學刺激器(直接耳蝸刺激器)或將振動遞送到接受者以直接地或間接地生成耳蝸流體的運動的其它部分或完全可植入聽覺假體。
然而,在許多深度耳聾的人中,他們耳聾的原因是感覺神經性聽力喪失。遭受某些形式的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的人不能從生成耳蝸流體的機械運動的聽覺假體中獲得合適的益處。這樣的個體可以受益于可植入的聽覺假體,其以其他方式(例如,電學、光學等)刺激接受者的聽覺系統的神經細胞。耳蝸植入物是在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是由于耳蝸毛細胞(其將聲學信號轉換成神經脈沖)的缺失或破壞而導致時經常提出的一種類型的可植入聽覺假體。聽覺腦干刺激器是另一種類型的可植入刺激聽覺假體,其也可以當接受者由于聽覺神經損傷而經歷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時被提出。
發明內容
在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可植入換能器系統。可植入換能器系統包括:被配置用于插入到形成于接受者中的管狀腔中的換能器;以及徑向可擴張的固定裝置,其附接到換能器并且被配置成將換能器錨固在管狀腔內的位置處。
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被配置成定位在形成于接受者中的管狀腔中的可植入換能器系統。可植入換能器系統包括:可植入換能器;以及固定裝置,固定裝置耦合到可植入換能器并且包括至少一個可擴張元件,該可擴張元件具有支持插入到所述管狀腔中的第一壓縮配置和在可植入換能器系統被定位在管狀腔中之后被激活以便將換能器固定在管狀腔內的第二擴張配置。
附圖說明
本文結合附圖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其中:
圖1是圖示根據本文呈現的實施例的可植入換能器系統可以被植入其中的位置處的接受者的解剖結構的示意圖;
圖2A、圖2B和圖2C是根據本文呈現的實施例的可植入換能器系統的橫截面圖;
圖2D是圖2A的可植入換能器系統的一部分的放大橫截面圖;
圖3是可以設置在根據本文呈現的實施例的徑向可擴張的固定裝置的一部分上的表面特征的橫截面圖;
圖4A是可以設置在根據本文呈現的實施例的徑向可擴張的固定裝置的一部分上的表面特征的橫截面圖;
圖4B是可以設置在根據本文呈現的實施例的徑向可擴張的固定裝置的一部分上的表面特征的透視圖;
圖5A、圖5B和圖5C是根據本文呈現的實施例的可植入換能器系統的橫截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科利耳有限公司,未經科利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648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