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切削刀片及可轉位刀片式旋轉切削工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62904.9 | 申請日: | 2017-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629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木內康博;小林由幸;中見川崇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日立工具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3C5/20 | 分類號: | B23C5/20;B23C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崔今花;周艷玲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切削 刀片 可轉位 旋轉 工具 | ||
該切削刀片具有作為切削刃的呈朝向前端外周側凸出的圓弧狀的圓弧狀切削刃,在一對圓弧狀切削刃的各后刀面彼此的交叉棱線部形成有橫刃部,在圓弧狀切削刃的刀尖的放射角度至少為30°以下的范圍內形成有倒圓,圓弧狀切削刃的與刃長方向垂直的剖面中的倒圓的曲率半徑為20~40μm,在刀片正面觀察中,形成在圓弧狀切削刃的前端部與橫刃部的橫刃之間的橫刃角為150~170°。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工件實施半精加工或精加工等的切削加工的切削刀片及安裝有該切削刀片的可轉位刀片式旋轉切削工具。
本申請基于2016年10月21日在日本申請的專利申請2016-206988號要求優先權,并且在此援引其內容。
背景技術
以往,例如在對沖模等中使用的鑄鐵等工件實施半精加工或精加工等的切削加工時,使用如下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可轉位刀片式球頭立銑刀。
可轉位刀片式球頭立銑刀具備:繞中心軸旋轉的工具主體;形成在工具主體的中心軸方向的前端部的狹縫狀的安裝座;和能夠旋轉地安裝到安裝座上且具有切削刃的板狀的切削刀片。
另外,切削刃具有圓弧狀切削刃,該圓弧狀切削刃形成在前刀面與后刀面之間的交叉棱線上,并且朝向工具的前端外周側凸出。在切削刀片中以中心軸為中心而180°旋轉對稱地形成有一對圓弧狀切削刃。這些圓弧狀切削刃繞中心軸旋轉而形成的旋轉軌跡呈朝向工具前端側凸出的半球面狀。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2004-291096號公報
然而,現有的可轉位刀片式球頭立銑刀具有下述問題。
例如,有時要求對實施淬火處理后的鑄鐵等的高硬度工件實施高切入且高進給切削加工的高效加工。另外,需要對具有斷續的凹凸形狀或孔等的沖模等的工件進行利用斷續加工的高效加工。在這種高硬度材進行高效加工時,在良好維持工件的加工面的表面性狀(加工面精度)的同時防止切削刃的缺損而延長工具壽命方面具有改善的余地。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這種情況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切削刀片及使用該切削刀片的可轉位刀片式旋轉切削工具,該切削刀片及使用該切削刀片的可轉位刀片式旋轉切削工具在用于高硬度材的高效加工的情況下,也能夠良好維持加工面精度,并且能夠防止缺損而延長工具壽命。
本發明的一方式涉及一種切削刀片,所述切削刀片為能夠裝卸地安裝到繞中心軸旋轉的工具主體的前端部上的板狀的切削刀片,所述切削刀片的特征在于,具備:前刀面;后刀面;和形成在所述前刀面與所述后刀面之間的交叉棱線上的切削刃,所述切削刃具有呈朝向該切削刀片的前端外周側凸出的圓弧狀的圓弧狀切削刃,所述圓弧狀切削刃被形成為一對,一對所述圓弧狀切削刃以所述中心軸為中心180°旋轉對稱,在一對所述圓弧狀切削刃的各后刀面彼此的交叉棱線部上形成有橫刃部,當對包含所述圓弧狀切削刃上的規定的點及所述中心軸的基準面投射經過所述圓弧狀切削刃的圓弧中心點和所述規定的點的假想直線時,所述假想直線在所述基準面內相對于所述中心軸傾斜的角度定義為放射角度,在所述圓弧狀切削刃的刀尖中的所述放射角度至少為30°以下的范圍內形成有倒圓,所述倒圓在所述圓弧狀切削刃的與刃長方向垂直的剖面上的曲率半徑為20~40μm,在從所述中心軸方向的前端朝向基端側觀察該切削刀片的刀片正面觀察中,形成于所述圓弧狀切削刃的前端部與所述橫刃部的橫刃之間的橫刃角為150~170°。
另外,本發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種可轉位刀片式旋轉切削工具,具備:繞中心軸旋轉的工具主體;形成于所述工具主體的所述中心軸方向的前端部上的安裝座;和能夠裝卸地安裝到所述安裝座上且具有切削刃的切削刀片,所述可轉位刀片式旋轉切削工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刀片使用上述切削刀片。
在本發明的切削刀片及可轉位刀片式旋轉切削工具中,對圓弧狀切削刃中的至少放射角度為30°以下的范圍實施倒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日立工具株式會社,未經三菱日立工具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6290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