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于測量冷卻壁的厚度的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80054701.5 | 申請日: | 2017-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902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崔相佑;俞炳秀;金官泰;申楠鎬;張修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POSCO |
| 主分類號: | G01B17/02 | 分類號: | G01B17/02;G01N3/56;G01N29/2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王艷江 |
| 地址: | 韓國慶***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卻壁 連桿部件 測量 傳感器部件 移動傳感器 端部連接 操作桿 受限制 與操作 磨損 穿過 移動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測量冷卻壁的厚度的裝置,該用于測量冷卻壁的厚度的裝置包括:主體,操作桿穿過該主體;連桿部件,該連桿部件用于將主體與操作桿的一個端部連接;以及傳感器部件,該傳感器部件在連桿部件的一個側部處設置成根據連桿部件的旋轉而移動,從而能夠通過移動傳感器的位置而測量冷卻壁的突出部分處的厚度,并且能夠不受限制地從磨損的早期階段測量冷卻壁的剩余厚度。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用于測量安裝在高爐的鋼殼體內且用作冷卻單元的冷卻壁的剩余厚度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鋼鐵工業(yè)中,高爐是下述設備:作為主要原料的鐵礦石與作為燃料的煤以燒結礦和焦炭的形式被裝載在該設備中,并且氧化鐵通過還原反應生成為熔融狀態(tài)的生鐵,例如鐵水。
這種高爐包括冷卻單元,該冷卻單元布置在高爐的用以保護爐體免受降落的燃料和原料或高熱度的熱空氣和反應熱的影響的鋼殼體、即外壁的內部。冷卻壁(stave)被使用作為這樣的冷卻單元。
然而,存在這樣的問題:在高生產率時冷卻壁的磨蝕加速,并且冷卻壁內部的冷卻水管可能發(fā)生損壞,這導致了冷卻水流入高爐中,從而使高爐的溫度降低。
為了防止這種問題的發(fā)生,已經尋求措施來測量冷卻壁的厚度并獲取磨損程度,以防止冷卻水流出并進入高爐中,進而提高高爐的生產率和性能。
在由本申請人提交的、標題為“用于測量熔爐的冷卻壁的厚度的設備以及使用該設備測量冷卻壁的厚度的方法”的韓國專利公開公報No.2012-0065119中公開了一種用于測量高爐中的冷卻壁的厚度的技術。該技術公開的是,為了即時(on-line)監(jiān)測冷卻壁在厚度方向上的磨蝕,在冷卻壁的冷卻水管中安裝傳感器部件,該傳感器部件用于實時測量冷卻壁的剩余厚度。
然而,在上述技術中,在冷卻壁的位于供水管和排水管與冷卻壁的冷卻水管的交叉部處的前表面中設置有槽(groove)的情況下,由于傳感器部件的超聲波接收最先到達的信號,可能測量到的是槽的較薄的厚度而不是整個厚度。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存在未提供所關注的剩余厚度而是提供了比實際剩余厚度薄得多的測量值。
發(fā)明內容
【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種用于測量冷卻壁的厚度的裝置,在該裝置中,冷卻壁的厚度可以通過移動傳感器部件被至少部分地測量。
【技術方案】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方面,用于測量冷卻壁的厚度的裝置包括:主體,操作桿穿過該主體;連桿部件,該連桿部件將操作桿的一個端部與主體連接至彼此;以及傳感器部件,該傳感器部件安裝在連桿部件的一個側部上以通過連桿部件的旋轉而移動。
【有利效果】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當移動傳感器部件的位置時,冷卻壁的突出部分中的厚度可以被測量,從而不受限制地從磨損的初期測量冷卻壁的剩余厚度。
詳細地,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冷卻壁的前表面的凹凸結構的限制被消除,并且冷卻壁的大致剩余厚度可以被測量。因此,冷卻壁的磨損程度可以被可靠地測量,從而顯著提高高爐的性能和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用于測量冷卻壁的厚度的裝置的示意性橫截面圖。
圖2是示出圖1中所示的用于測量冷卻壁的厚度的裝置的操作狀態(tài)的示意性橫截面圖。
圖3和圖4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用于測量冷卻壁的厚度的裝置應用于高爐時的使用狀態(tài)的橫截面圖。
圖5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用于測量冷卻壁的厚度的裝置的示意性橫截面圖。
圖6是示出圖5中所示的用于測量冷卻壁的厚度的裝置的操作狀態(tài)的示意性橫截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POSCO,未經株式會社POSCO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5470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