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含碳和可染色阻燃纖維的均勻共混物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80053762.X | 申請日: | 2017-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423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C.W.牛頓;R.朱 | 申請(專利權)人: | 納幕爾杜邦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F1/09 | 分類號: | D01F1/09;A41D31/00;A41D13/008;D02G3/44;D01F6/60;D03D1/00;D03D15/513;D03D15/533;D03D15/47;D03D15/283;D04B1/14;D04B1/16;D04B21/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波;周齊宏 |
| 地址: | 美國特***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染色 阻燃 纖維 均勻 共混物 | ||
披露了一種短纖維的均勻共混物、以及一種紗線、織物以及衣服制品,其提供出人意料的電弧性能和著色能力且包含以下各項的混合物:由阻燃聚合物制成的第一短纖維,該第一短纖維當以10攝氏度/分鐘的速率加熱至425攝氏度時保留其重量的至少90%,并且包含0.5至20重量百分比的均勻分散的離散碳顆粒;以及以下各項中的任一種:(a)來自阻燃聚合物的第二短纖維,該第二短纖維不含離散碳顆粒并且具有70或更大的L*明度坐標并且能夠接受染料或著色,或者(b)第二短纖維共混物,其不含離散碳顆粒并且包含至少一種來自阻燃聚合物的第二短纖維,并且具有70或更大的L*明度坐標且能夠接受染料或著色;該混合物具有0.5至3重量百分比的離散碳顆粒的總含量。
背景技術
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為工人提供電弧保護的纖維共混物、紗線、 織物和制品。
相關技術的說明.工業(yè)工人和其他可能暴露于電弧等的人員需要 防護服和由耐熱織物制成的制品。在保持保護性能的同時,這些保護 制品的有效性的任何增加或這些制品的舒適性的任何增加都是受歡 迎的。
碳顆粒已經被用作纖維著色中的紡入顏料,黑色在產生深色調上 是有效的。
已經發(fā)現(xiàn),如果將碳顆粒紡絲成由耐火并且熱穩(wěn)定的聚合物制成 的纖維,則所得的紗線、織物和服裝提供顯著改進的電弧保護。然而, 碳顆粒傾向于制造具有深色調的纖維,并且在許多情況下需要具有較 淺色調的防電弧織物和服裝。例如,具有較深色調的服裝在夜間和低 能見度情況下更難以看到。在另一方面,一些服裝制造商只希望具有 提供各種色調以解決其客戶的時尚選擇的能力。
因此,需要一種具有電弧保護的方法,該方法既得到顯著改進又 具有希望的色調。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短纖維的均勻共混物,其包含以下各項的混合 物:3至80重量百分比的第一短纖維,其由具有大于21的極限氧指 數(shù)的聚合物制成并且當以10攝氏度/分鐘的速率加熱至425攝氏度時 保留其重量的至少90%,該第一短纖維進一步包含0.5至20重量百分 比的均勻分散在該纖維中的離散碳顆粒;以及20至97重量百分比的 以下各項中的任一種:(a)不含離散碳顆粒并且具有70或更大的L* 明度坐標的第二短纖維,該第二短纖維能夠接受染料或著色,并且由 具有大于21的極限氧指數(shù)的聚合物制成,或者(b)第二短纖維共混 物,其不含離散碳顆粒并且包含至少一種第二短纖維,該第二短纖維 具有70或更大的L*明度坐標,并且能夠接受染料或著色,并且由具 有大于21的極限氧指數(shù)的聚合物制成;該混合物具有0.5至3重量百 分比的離散碳顆粒的總含量。本發(fā)明還涉及包含纖維的這種均勻共混 物的紗線、織物和服裝。
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短纖維的均勻共混物,其包含以下各項的混合 物:3至49重量百分比的第一短纖維,其由具有大于21的極限氧指 數(shù)(LOI)的聚合物制成并且當以10攝氏度/分鐘的速率加熱至425 攝氏度時保留其重量的至少90%,該第一短纖維進一步包含基于在單 個纖維中的碳顆粒的量的0.5至20重量百分比的均勻分散在該纖維中 的離散碳顆粒;以及51至97重量百分比的以下各項中的任一種:(a) 不含離散碳顆粒的第二短纖維,該第二短纖維能夠接受染料或著色, 并且由具有大于21的極限氧指數(shù)的聚合物制成,或者(b)第二短纖 維共混物,其不含離散碳顆粒并且包含至少一種第二短纖維,該第二 短纖維能夠接受染料或著色,并且由具有大于21的極限氧指數(shù)的聚 合物制成;該混合物具有0.5至3重量百分比的離散碳顆粒的總含量。 本發(fā)明還涉及包含纖維的這種均勻共混物的紗線、織物和服裝。
附圖說明
圖1顯示了不含碳顆粒的天然聚(間苯二甲酰間苯二胺)(MPD-I) 纖維和含有碳顆粒的MPD-I纖維的均勻共混物的測量明度值L*在整 個組成范圍(0%至100%)上的關系。
圖2顯示了電弧性能相對于織物中的離散碳顆粒總量的關系(標 準化為具有6.3盎司/碼2的基礎重量的織物)。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納幕爾杜邦公司,未經納幕爾杜邦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5376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