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真空泵及其陣列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53213.2 | 申請日: | 2017-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425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趙鎬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維泰克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4F5/20 | 分類號: | F04F5/20;F04F5/44;B01D46/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喬獻麗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真空泵 及其 陣列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以包括外罩、噴射泵、空氣過濾器的緊湊型真空泵作為基礎,其中,外罩,其內部帶有真空室;噴射泵,其沿軸向安裝在所述真空室的內部;空氣過濾器,其以同軸方式配置在所述噴射泵的外側。在本發明中,所述外罩作為一種單設壓縮空氣供給線,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線,其通過第1供給路徑延長至所述噴射泵的流入口;廢棄線,其通過第2供給路徑延長至所述噴射泵與空氣過濾器之間的間隙。所述真空泵結構,其特征在于,同時賦予同軸型真空泵結構真空廢棄功能與過濾器清潔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真空泵,其依靠高速供給的壓縮空氣運轉,用于對特定空間排氣以產生真空及負壓。
背景技術
大致來看,一般情況下,真空泵包括:外罩,其內部形成有真空室;吸入口,其形成于所述外罩的一側,通向所述真空室;噴射泵,其配備在所述外罩的內部或外部,與所述真空室疏通。同時,還另行提供一個吸附墊,其通過所述吸入口與真空室連通。
在所述墊與對象物接觸的狀態下,當高速的壓縮空氣通過噴射泵排出時,所述墊內的空氣就經由吸入口及真空室被誘導到噴射泵的內部,然后與壓縮空氣一起向真空泵的外部排出。因此,在墊內就會產生真空及負壓。在由此產生的負壓作用下,對象物就被所述墊吸附。然后,被吸附的對象物通過諸如自動化系統等被移送到指定的場所。
另外,完成正確位置的移送之后,在向所述真空室供給的廢棄用壓縮空氣作用下,所述真空及負壓就被廢棄。由此,所述真空泵就會為移送下一個對象物而做準備。
從結構上看,所述噴射泵配備在外罩的內部,與配備在外部的情況相比,可以使真空泵裝置變得更加緊湊。另外,從配線處理的層面看,也是有利的。這種類型真空泵的實例在韓國注冊專利第10-0645273號通過“真空泵及真空泵用過濾器與消音器組裝體”公開。
參照圖1可知,所公開的組裝體1包括:外罩2,其內部帶有真空室3;噴射泵4,其沿長度方向(軸向)安裝在所述真空室3內;圓筒形的多孔性空氣過濾器5,其以同軸方式配置在所述噴射泵4的外側。在附圖中,符號6表示與所述噴射泵4的排出口側連接的消音器(silencer)。
這種結構的組裝體1在通過噴射泵4的高速壓縮空氣作用下使吸附墊(未圖示)內的空氣經由吸入口7及真空室3誘導到噴射泵4內部并進行排出,從而使吸附墊內部產生負壓。另外,所述空氣過濾器5起到過濾的作用,防止所述誘導的空氣中的異物進入到噴射泵4內部。實際上,會發生存在于吸附對象物表面的異物導致的噴射泵4的噴嘴被堵塞等功能方面的問題。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所述過濾器5起著重要作用。
發明內容
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如上所述,具有上述結構的組裝體1將噴射泵4與空氣過濾器5以同軸方式配置在外罩2內,這樣可以將真空泵設計得更加緊湊。但是,所述組裝體1只能產生真空,而不具備能夠將所產生的真空解除或廢棄的結構。因此,只要真空移送系統采用所述組裝體1,就必須另行配備并運行真空廢棄裝置。
另外,所述異物根據其種類或者大小會緊貼在過濾器5的外側表面,由此會很快將孔隙堵住。由此,不僅會使過濾器5喪失其功能,而且會導致所述真空泵1無法獲得所期望標準的真空及負壓。因此,必須隨時對過濾器進行清潔,為此就必須將所有部件進行拆卸/組裝,這樣會產生諸多不便。
盡管如此,現有技術對于這些問題尚無任何對策。本發明就是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而研發的。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真空泵,該真空泵以以下真空泵結構為基礎,該真空泵結構包括以同軸方式配置在噴射泵外側的圓筒形過濾器。所述真空泵可以執行真空產生及其廢棄操作。同時,所述真空泵設計成在真空產生過程中附著到過濾器上的異物在真空廢棄過程中被抖掉,從而可以在物品移送過程中自然地執行過濾器的清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維泰克株式會社,未經維泰克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532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