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導電性薄膜、觸摸面板傳感器及觸摸面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53211.3 | 申請日: | 2017-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431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1 |
| 發明(設計)人: | 服部昭子;大津曉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膠片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G06F3/044;H01B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張志楠;龐東成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電性 薄膜 觸摸 面板 傳感器 | ||
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可見性優異的導電性薄膜。并且,本發明的課題還在于提供一種觸摸面板傳感器及觸摸面板。本發明的導電性薄膜具有導電部,所述導電部配置于基板上,且由線寬0.5μm以上且小于2μm的金屬細線構成,其中上述金屬細線形成網格圖案,上述金屬細線的線寬Lμm與上述網格圖案的開口率A%滿足式(I)的關系,在波長550nm處的上述金屬細線的反射率為80%以下,式(I):70≤A<(10?L/15)2。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導電性薄膜、觸摸面板傳感器及觸摸面板。
背景技術
在基板上配置有由金屬細線構成的導電部的導電性薄膜被使用于各種用途中。例如,近年來,伴隨觸摸面板在移動電話或移動游戲設備等中的搭載率的上升,作為能夠多點檢測的靜電容量方式的觸摸面板傳感器用,導電性薄膜的需求迅速擴大。
對如上所述的導電性薄膜要求優異的導電性及透明性,因此廣泛使用利用銦錫氧化物(ITO)來制作的ITO薄膜。
此時,從電阻較低、低成本等觀點考慮,作為ITO薄膜的替代,具有金屬細線的導電性薄膜受到矚目。
作為如上所述的具有金屬細線的導電性薄膜,例如專利文獻1中公開有如下內容:導電部的線寬(conductor trace width)為0.5~5μm,具有開口率(open area fraction)90.5~99.5%的圖案(權利要求1)。
并且,專利文獻2中公開有如下內容:“一種導電片,其特征在于,具有沿一方向排列的多個導電圖案,上述導電圖案是由以金屬細線所形成的多個第1格子和以尺寸大于上述第1格子的金屬細線所形成的多個第2格子組合而構成,由上述第 2格子構成的第2格子部沿上述一方向排列,由上述第1格子構成的第1格子部與上述第2格子部以非連接的狀態配置,所述第1格子部沿與上述一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排列,且以規定間隔進行設置”(權利要求1)。
以往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8179381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5839541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技術課題
形成有金屬細線的導電性薄膜具有上述優點,另一方面,適用于觸摸面板時,金屬細線的網格圖案容易被觀察者視覺辨認(可見性的下降)。如此,金屬細線被觀察者視覺辨認的現象有時被稱作為“線可見”或“圖案可見”。
因此,為了提高金屬細線的可見性,可以考慮將金屬細線的線寬減小至專利文獻1及2中所記載的程度的方法。
本發明人等對如專利文獻1及2中所記載的形成有線寬小的金屬細線的導電性薄膜進行了研究,其結果,得到了金屬細線的可見性無法充分得到改善而有改良的余地的見解。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見性優異的導電性薄膜。并且,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觸摸面板傳感器及觸摸面板。
用于解決技術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人對上述課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其結果,發現通過金屬細線的線寬與以金屬細線所形成的網格圖案的開口率滿足規定的關系,且金屬細線的反射率為規定值以下,可得到可見性優異的導電性薄膜,并實現了本發明。
即,本發明人發現通過以下結構能夠解決上述課題。
[1]一種導電性薄膜,其具有導電部,所述導電部配置于基板上且由線寬 0.5μm以上且小于2μm的金屬細線構成,其中,
上述金屬細線形成網格圖案,
上述金屬細線的線寬Lμm與上述網格圖案的開口率A%滿足式(I)的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膠片株式會社,未經富士膠片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532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