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樹脂組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53037.2 | 申請日: | 2017-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4179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明(設計)人: | 礒川素朗;遠藤結;佐藤紀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井-陶氏聚合化學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3C27/12 | 分類號: | C03C27/12;C08K5/544;C08L2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楊宏軍;唐崢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樹脂 組合 及其 用途 | ||
1.夾層玻璃中間膜用樹脂組合物,其是用于形成夾層玻璃中間膜的樹脂組合物,
所述夾層玻璃中間膜用樹脂組合物包含乙烯·不飽和羧酸系共聚物的離聚物(A)、和具有氨基的硅烷偶聯劑(B),
將所述夾層玻璃中間膜用樹脂組合物整體作為100質量%時,所述具有氨基的硅烷偶聯劑(B)的含量為0.001質量%以上且5質量%以下,
構成所述乙烯·不飽和羧酸系共聚物的離聚物(A)的金屬離子包含一價金屬離子及多價金屬離子,
所述乙烯·不飽和羧酸系共聚物的離聚物(A)中,所述多價金屬離子相對于所述一價金屬離子的摩爾比為0.1以上且0.35以下,
其中,利用下述方法1測得的霧度小于1.0%,
方法1:
得到由所述夾層玻璃中間膜用樹脂組合物構成的120mm×75mm×0.4mm的膜;接著,將得到的所述膜用120mm×75mm×3.2mm的玻璃板夾持,利用真空層壓機于140℃真空保持5分鐘,并以0.1MPa的表壓進行3分鐘加壓,得到夾層玻璃;接著,按照JIS K7136,使用霧度計對得到的所述夾層玻璃的霧度進行測定;
利用下述方法2測得的白濁部的長度為5mm以下,
方法2:
得到由所述夾層玻璃中間膜用樹脂組合物構成的120mm×75mm×0.4mm的膜;接著,將得到的所述膜用120mm×75mm×3.2mm的玻璃板夾持,利用真空層壓機于140℃真空保持5分鐘,并以0.1MPa的表壓進行3分鐘加壓,得到夾層玻璃;接著,將得到的所述夾層玻璃于90℃的熱水中浸漬2小時;接著,在所述夾層玻璃的端部所產生的白濁部中,對與所述夾層玻璃的端面垂直的方向上的所述白濁部的長度進行測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層玻璃中間膜用樹脂組合物,其中,所述一價金屬離子包含選自鋰離子、鉀離子、鈉離子、銀離子、汞離子及銅離子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夾層玻璃中間膜用樹脂組合物,其中,所述多價金屬離子包含選自鈣離子、鎂離子、鋅離子、鋁離子、鋇離子、鈹離子、鍶離子、銅離子、鎘離子、汞離子、錫離子、鉛離子、鐵離子、鈷離子及鎳離子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夾層玻璃中間膜用樹脂組合物,其中,所述乙烯·不飽和羧酸系共聚物的離聚物(A)的中和度為5%以上且95%以下。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夾層玻璃中間膜用樹脂組合物,其中,利用下述方法測得的與玻璃板的粘接強度為10N/15mm以上,
方法:
得到由所述夾層玻璃中間膜用樹脂組合物構成的120mm×75mm×0.4mm的膜;接著,將得到的所述膜層疊于120mm×75mm×3.9mm的玻璃板的非錫面,利用真空層壓機于140℃真空保持3分鐘,并以0.1MPa的表壓進行30分鐘加壓,使所述膜與所述玻璃板的非錫面粘接;接著,以100mm/分鐘的拉伸速度將所述膜從所述玻璃板拉離,算出最大應力作為與玻璃板的粘接強度(N/15mm)。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夾層玻璃中間膜用樹脂組合物,其中,所述乙烯·不飽和羧酸系共聚物的離聚物(A)包含:乙烯·不飽和羧酸系共聚物的一價金屬離子離聚物(A1);和乙烯·不飽和羧酸系共聚物的多價金屬離子離聚物(A2)。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夾層玻璃中間膜用樹脂組合物,其中,構成所述乙烯·不飽和羧酸系共聚物的離聚物(A)的不飽和羧酸包含選自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種。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夾層玻璃中間膜用樹脂組合物,其中,所述乙烯·不飽和羧酸系共聚物的離聚物(A)中,將構成所述乙烯·不飽和羧酸系共聚物的結構單元整體作為100質量%時,由不飽和羧酸衍生的結構單元為5質量%以上且35質量%以下。
9.夾層玻璃中間膜,其由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夾層玻璃中間膜用樹脂組合物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井-陶氏聚合化學株式會社,未經三井-陶氏聚合化學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5303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