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音結構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52112.3 | 申請日: | 2017-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435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2 |
| 發明(設計)人: | 大津曉彥;白田真也;山添升吾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膠片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10K11/16 | 分類號: | G10K11/16;E01F8/00;G10K11/17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柯瑞京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 ||
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在用于防音的間壁部件中,抑制由衍射現象引起的回聲而得到充分的防音效果的防音結構體。本發明的防音結構體具有:防音單元,具有具備開口部的框體及覆蓋開口部而配置的膜,膜根據入射于膜的聲音來振動;及間壁部件,安裝有1個以上的防音單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音結構體。
背景技術
為了防音而使用房間(建筑物)的分隔板、門及壁或者設置在高速公路、一般道路及鐵路沿線等中的防音壁等間壁部件。在這種用于防音的間壁部件中,存在如下問題,即存在由于聲音從間壁部件的上部或橫部回繞的“衍射現象”,即使設置間壁部件也得不到充分的防音效果的情況。為了得到充分的防音效果,需要更加提高間壁部件的高度。
為了解決該衍射現象,考慮通過在板部件(間壁部件)的上端部設置吸音材料來抑制聲音的衍射而提高防音效果(專利文獻1)。通過在板部件的上端部設置吸收體的結構,在板部件的表側和背側中產生聲壓差而增大聲音的局部速度,通過作為多孔體的吸音材料來消耗所加速的空氣的粒子速度的能量,由此得到防音效果。
以往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5380610號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技術課題
然而,當設為在間壁部件(板部件)的上端部設置由多孔體構成的吸音體的結構時,入射于吸音體的聲音被吸收,但通過吸音體的上部的聲音不被吸收,且引起衍射現象。因此,以將作為多孔體的吸音材料配置于間壁部件的上端部的結構,防音效果并不充分。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點,提供一種在用于防音的間壁部件中,抑制由衍射現象引起的回聲而得到充分的防音效果的防音結構體。
用于解決技術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人等為了實現上述目的而進行深入研究的結果,發現通過具有防音單元及間壁部件而能夠解決上述課題,從而完成了本發明,所述防音單元具有具備開口部的框體及覆蓋開口部而配置的膜,膜根據入射于膜的聲音來振動,所述間壁部件安裝有1個以上的防音單元。
即,發現了通過以下結構能夠實現上述目的。
[1]一種防音結構體,其具有:
防音單元,具有具備開口部的框體及覆蓋開口部而配置的膜,膜根據入射于膜的聲音來振動;
間壁部件,安裝有1個以上的防音單元。
[2]根據[1]所述的防音結構體,其中,將開口部的貫穿方向上的框體的厚度和開口端校正距離的合計長度設為La,將空氣中的音速設為c時,滿足c/(4La)≤20000的關系。
[3]根據[2]所述的防音結構體,其中,將開口部的貫穿方向上的框體的厚度和開口端校正距離的合計長度設為La,將空氣中的音速設為c時,滿足c/(4La)≤2000的關系。
[4]根據[1]所述的防音結構體,其中,將開口部的貫穿方向上的框體的厚度和開口端校正距離的合計長度設為La,將膜的第一固有振動數設為f1,將空氣中的音速設為c時,滿足c/(4La)≤f1的關系。
[5]根據[1]~[4]中任一項所述的防音結構體,其中,防音單元安裝在間壁部件的端面。
[6]根據[5]所述的防音結構體,其中,防音單元以使膜的膜面與間壁部件的主面平行的方式安裝在間壁部件的端面。
[7]根據[1]~[6]中任一項所述的防音結構體,其中,膜由非通氣性的材質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膠片株式會社,未經富士膠片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521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音結構體及開口結構體
- 下一篇:用于固定前饋噪聲衰減系統的自適應換能器校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