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陶瓷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陶瓷物品在審
| 申請號: | 201780051301.9 | 申請日: | 2017-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418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勝田信;貴島美紗子;篠崎泰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AGC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4B35/622 | 分類號: | 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書慧;趙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陶瓷材料 伸縮性 陶瓷物品 原料漿料 成型 毛刺 成型體 期望形狀 溶劑混合 樹脂固化 陶瓷粉末 固化劑 樹脂 脫模 制造 | ||
本發明提供向外側突出的毛刺少的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和毛刺少的陶瓷物品的制造方法。所述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是將陶瓷粉末、樹脂、固化劑和溶劑混合而得到作為陶瓷材料的原料漿料,將原料漿料注入于伸縮性容器,使注入于伸縮性容器的原料漿料中的樹脂固化而制成具有期望形狀的成型體,使成型體從伸縮性容器脫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陶瓷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陶瓷物品,特別是涉及抑制了成型時的毛刺等的形成的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陶瓷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陶瓷物品。
背景技術
陶瓷部件的成型使用陶瓷粉末作為所使用的原料,因此,可以使用注射成型、澆鑄成型、擠出成型等各種成型方法,可制作各種形狀的陶瓷制品。而且,為了使得到的陶瓷部件具有更良好的特性,這里也進行了各種努力,例如,已知有在脫模與含有溶劑的陶瓷成型體的干燥之間對陶瓷成型體進行熱處理,制造破裂等少、形狀保持性高、尺寸精度也優異、制成燒結體時的物性也優異的陶瓷成型體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另一方面,滾動軸承(滾珠軸承)中使用的陶瓷球要求非常高的球形度。為了制造這樣的陶瓷球,通常是經由將陶瓷原料粉末壓實的成型工藝、在高溫下進行煅燒的一次煅燒工藝以及HIP(熱等靜壓)或氣壓煅燒等高溫·高壓下進行煅燒的2次煅燒工藝而制作陶瓷坯球,進一步將得到的陶瓷坯球通過機械研磨等以成為高球形度的方式進行研磨精加工而制造。
在該陶瓷坯球的成型工藝中,首先,在模壓機、橡膠壓機等的腔室內填充陶瓷原料粉末而形成球狀的成型體,通常,所使用的模具、橡膠模使用分割成2個以上的模。因此,原料粉末進入到模壓機、橡膠壓機的模的接合部分所產生的間隙并被壓實,導致必然形成通常被稱為毛刺的從成型體的表面向外側突出的不需要的部分(例如,遍及圓周方向整體向外側突出的帶狀部)。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1369307號公報
發明內容
將具有這樣的帶狀的不需要部分的陶瓷球坯球通過研磨加工而精加工成具有非常高的球形度的軸承用陶瓷球時,毛刺量多,該加工花費功夫并且需要較高的成本。
進而,在研磨加工時,有時因帶狀部的角部與磨石接觸而缺損等使陶瓷球自身產生缺陷。此時,由于在研磨球殘留損傷等,因此,也存在無法作為制品使用,或者制品的制造成品率降低等問題。
鑒于上述方面,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陶瓷物品的制造中可得到向外側突出的毛刺少的成型體的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和使這樣的毛刺少的成型體燒結而得到的陶瓷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人等進行了潛心研究,結果發現通過將漿料狀的陶瓷材料注入并填充于伸縮性容器后,使其固化而進行成型,由此得到形狀保持性良好且毛刺少的成型體。
即,本發明的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的特征在于,將陶瓷粉末、樹脂、固化劑和溶劑混合,得到作為陶瓷材料的原料漿料,將所述原料漿料注入于伸縮性容器,使注入于所述伸縮性容器的所述原料漿料中的所述樹脂固化而制成具有期望形狀的成型體,使所述成型體從所述伸縮性容器脫模。
另外,本發明的陶瓷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使通過上述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而得到的所述成型體干燥,將所述已干燥的所述成型體脫脂,將所述已脫脂的所述成型體進行煅燒。
根據本發明的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得到形狀保持性良好且毛刺少的成型體。另外,根據本發明的陶瓷物品和其制造方法,由于將上述成型體進行煅燒而制造陶瓷物品,因此,得到期望形狀且毛刺少的燒結體。
對于這樣的毛刺少的燒結體,研磨加工等的加工量可以較少,能夠減少制造成本。進而,加工時的缺陷的產生得到抑制,能夠提高成品率。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AGC株式會社,未經AGC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5130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