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半主動減震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780051218.1 | 申請日: | 2017-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426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小川貴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KYB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F9/46 | 分類號: | F16F9/46;B60G99/00;B61F5/24;F16F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張雪梅 |
| 地址: | 日本國東京都港區浜松***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活塞側室 缸體 側室 半主動減震器 阻尼通道 連通桿 活塞 工作流體 滑動自如 可變阻尼 伸縮方向 吸入通道 壓力檢測 移動自如 檢測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半主動減震器(D),其具備缸體(1)、移動自如地插入缸體(1)內的桿(2)、滑動自如地插入缸體(1)內并將缸體(1)內劃分為桿側室(4)和活塞側室(5)的活塞(3)、罐(6)、僅允許從罐(6)朝向活塞側室(5)的工作流體的流的吸入通道(7)、連通桿側室(4)與罐(6)或者連通桿側室(4)與活塞側室(5)的阻尼通道(8)、設置于阻尼通道(8)的可變阻尼閥(9)、以及根據活塞側室(5)內的壓力檢測伸縮方向的檢測部(10)。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主動減震器的改良。
背景技術
以往,公知有這種半主動減震器夾裝在車身與轉向架之間來使用,以對鐵路車輛抑制相對于車身的前進方向來說向左右方向的振動。
更詳細地說,半主動減震器如在例如JP11-44288A中所公開的那樣,具備:致動器,其具有缸體、活塞以及桿,其中,所述活塞滑動自如地插入缸體內并將缸體內劃分為桿側室和活塞側室,所述桿插入缸體內并與活塞連結,該致動器夾裝在車身與轉向架之間;罐;第一開閉閥,其設置于連通桿側室與活塞側室的第一通道的中途;第二開閉閥,其設置于連通活塞側室與罐的第二通道的中途;排出通道,其將桿側室向所述罐連接;以及可變安全閥,其設置于該排出通道的中途且能夠改變開閥壓力。
在像這樣構成的半主動減震器中,當打開第一開閉閥且關閉第二開閉閥時,僅在收縮側發揮阻尼力,相反地,當關閉第一開閉閥且打開第二開閉閥時,僅在伸長側發揮阻尼力。因而,半主動減震器能夠作為基于天鉤運算的天鉤減震器發揮功能。
發明概要
以往的半主動減震器在第一開閉閥、第二開閉閥以及可變安全閥中采用使用了螺線管的電磁閥,各閥體積大且昂貴,因此裝置整體變大,并且制造成本提高。
另外,存在以下問題:第一開閉閥、第二開閉閥的開閉存在響應延遲,當車身、轉向架在半主動減震器發揮較大的阻尼力的狀況下高頻振動時,反而對車身、轉向架進行勵振從而在車身激起高頻振動,使得車輛中的乘坐感覺惡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半主動減震器,其能夠實現小型化以及成本降低,并且能夠提高車輛中的乘坐感覺。
本發明的半主動減震器具有:缸體;桿,其移動自如地插入所述缸體內;活塞,其滑動自如地插入所述缸體內并將所述缸體內劃分為桿側室和活塞側室;罐;吸入通道,其僅允許從所述罐朝向所述活塞側室的工作流體的流;阻尼通道,其連通所述桿側室與所述罐或者連通所述桿側室與所述活塞側室;可變阻尼閥,其設置于所述阻尼通道;以及檢測部,其根據所述活塞側室內的壓力來檢測伸縮方向。
附圖說明
圖1是一個實施方式的半主動減震器的電路圖。
圖2是搭載有一個實施方式的半主動減震器的鐵路車輛的概要俯視圖。
圖3是一個實施方式的半主動減震器中的控制部的控制框圖。
圖4是一個實施方式的一個變形例中的半主動減震器的電路圖。
圖5是一個實施方式的其它變形例中的半主動減震器的電路圖。
圖6是表示可變阻尼閥的一個變形例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圖示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一個實施方式中的半主動減震器D具備以下部分而構成:缸體1;桿2,其移動自如地插入缸體1內;活塞3,其滑動自如地插入缸體1內,并將缸體1內劃分為桿側室4和活塞側室5;罐6;吸入通道7;阻尼通道8;可變阻尼閥9;以及檢測部10,其檢測伸縮方向。
半主動減震器D在本例中作為鐵路車輛的車身B的阻尼裝置使用,如圖2所示,設置在車身B與轉向架T之間,利用發揮的阻尼力來抑制車身B的相對于車輛前進方向來說向水平橫向的振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KYB株式會社,未經KYB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5121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