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戶裝置及信號發送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80047688.0 | 申請日: | 2017-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658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2 |
| 發明(設計)人: | 佐野洋介;武田和晃;永田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NTT都科摩 |
| 主分類號: | H04W74/02 | 分類號: | H04W74/02;H04W72/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麗娟;黃綸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上行通信方式 用戶裝置 上行無線資源 無線通信系統 指示信息 基站 用戶裝置分配 指示信息指示 發送 上行信號 信號發送 預先確定 | ||
提供一種無線通信系統中的用戶裝置,所述無線通信系統支持用戶裝置自主地選擇預先確定的上行無線資源的第一上行通信方式、以及基站對用戶裝置分配上行無線資源的第二上行通信方式,所述用戶裝置具有:取得部,其從所述基站取得指示信息,該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通信方式和所述第二上行通信方式中的任意一方;以及發送部,其按照所述指示信息,使用所述第一上行通信方式或所述第二上行通信方式來發送上行信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戶裝置及信號發送方法。
背景技術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中,為了實現系統容量的進一步大容量化、數據傳輸速度的進一步高速化、無線區間的進一步低延遲化等,開展了稱作5G的下一代無線通信系統的研究。
在5G中,為了滿足既要實現10Gbps以上的吞吐量,同時使無線區間的延遲為1ms以下這樣的要求條件,進行了各種各樣的要素技術的研究。此外,為了應對以IoT(Internetof Things:物聯網)為代表的這樣的服務,進行了用于使數量龐大的MTC(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機器類型通信)終端能夠接入到無線網絡中的要素技術的研究。另外,使大量的MTC終端能夠接入到網絡中的技術在5G中被稱為mMTC(Massive 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大規模機器類型通信)。
現有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3GPP TR38.913V0.2.0(2016-02)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在當前的LTE中,為了防止UL(Uplink:上行鏈路)信號產生沖突,采用了基站通過RA過程(隨機接入過程)控制UL調度的全部的非競爭型接入方式。另一方面,在5G中研究的mMTC中,為了能夠進行高效的UL信號的發送,正在研究使用多個(plural)MTC終端共享上行無線資源,并且允許UL信號的競爭(Contention)的競爭型接入方式(也稱為許可(Grant)免費接入、基于消息的發送、非正交接入方式)。
然而,設想在競爭型接入方式中,由于基站不能控制UL資源,因此MTC終端自主地決定UL資源。在該情況下,特別是在高業務量(traffic)環境中,在相同的UL資源中多個MTC終端同時發送UL信號的概率變高,通信容量反而可能劣化。為了避免這種問題,可以考慮優選根據業務量環境,高效地切換非競爭型接入方式和競爭型接入方式。
所公開的技術是鑒于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高效地切換非競爭型接入方式和競爭型接入方式的技術。
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所公開的技術的用戶裝置是一種無線通信系統中的用戶裝置,所述無線通信系統支持用戶裝置自主地選擇預先確定的上行無線資源的第一上行通信方式、以及基站對用戶裝置分配上行無線資源的第二上行通信方式,所述用戶裝置具有:取得部,其從所述基站取得指示信息,該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通信方式和所述第二上行通信方式中的任意一方;以及發送部,其按照所述指示信息,使用所述第一上行通信方式或所述第二上行通信方式來發送上行信號。
發明效果
根據所公開的技術,提供一種能夠高效地切換非競爭型接入方式和競爭型接入方式的技術。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實施方式的無線通信系統的結構例的圖。
圖2是示出非競爭型接入方式的一例的圖。
圖3是示出競爭型接入方式的一例的圖。
圖4是示出按照每個接入方式區分無線資源的示例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NTT都科摩,未經株式會社NTT都科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4768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