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冷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43721.2 | 申請日: | 2017-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776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阪江覚;近藤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金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5B49/02 | 分類號: | F25B49/02;F25B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馬淑香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冷系統 | ||
1.一種制冷系統(1),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個利用單元(3a、3b、3c),多個所述利用單元(3a、3b、3c)設置于一個空調對象空間,并且具有用于使制冷劑與空氣進行熱交換的利用側熱交換器(14a、14b、14c);
制冷劑泄漏傳感器(6),所述制冷劑泄漏傳感器(6)是多個所述利用單元共用的,用于檢測所述空調對象空間的下部的所述制冷劑的泄漏;以及
控制部,在所述制冷劑泄漏傳感器檢測到所述制冷劑的泄漏的情況下,對于各所述利用單元,所述控制部進行所述制冷劑暫時不供給至所述利用側熱交換器的檢測待機控制,在根據所述檢測待機控制的過程中與所述利用單元對應的所述制冷劑的狀態量檢測到所述制冷劑的泄漏的情況下,所述控制部使檢測到所述制冷劑的泄漏的所述利用單元的使用中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系統還包括多個熱源單元(2a、2b、2c),多個所述熱源單元(2a、2b、2c)對應地設置于各所述利用單元,并且通過與各所述利用單元連接而構成供所述制冷劑循環的制冷劑回路(10a、10b、10c)。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檢測待機控制的過程中與所述利用單元對應的所述制冷劑的狀態量顯示出所述利用單元所構成的所述制冷劑回路處于氣體缺乏狀態的情況下,所述控制部設為檢測到所述制冷劑的泄漏。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檢測到所述制冷劑的泄漏的所述利用單元的使用中止時,進行將所述制冷劑回收至與中止對象的所述利用單元連接的所述熱源單元的制冷劑回收控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系統還包括熱源單元(2),所述熱源單元(2)共用地設置于多個所述利用單元,并且通過與多個所述利用單元連接而構成供所述制冷劑循環的制冷劑回路(10)。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在各所述利用側熱交換器的所述制冷劑的入口側和出口側設置有入口閥(16a、16b、16c)和出口閥(17a、17b、17c),
所述控制部使用所述入口閥和所述出口閥進行所述檢測待機控制。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檢測待機控制的過程中與所述利用單元對應的所述制冷劑的狀態量顯示出所述利用側熱交換器的所述制冷劑的壓力接近大氣壓的情況下,所述控制部設為檢測到所述制冷劑的泄漏。
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檢測到所述制冷劑的泄漏的所述利用單元的使用中止時,使用與中止對象的所述利用單元的所述利用側熱交換器對應的所述入口閥和所述出口閥進行阻斷所述制冷劑流入所述利用側熱交換器的制冷劑阻斷控制。
9.如權利要求1至3、5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當根據所述檢測待機控制的過程中的所述制冷劑的狀態量檢測所述制冷劑的泄漏時,在任一所述利用單元均未檢測到所述制冷劑的泄漏的情況下,所述控制部設為基于所述制冷劑泄漏傳感器的所述制冷劑的泄漏的檢測是錯誤檢測,并且使所有所述利用單元的運轉繼續進行。
10.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當根據所述檢測待機控制的過程中的所述制冷劑的狀態量檢測所述制冷劑的泄漏時,在任一所述利用單元均未檢測到所述制冷劑的泄漏的情況下,所述控制部設為基于所述制冷劑泄漏傳感器的所述制冷劑的泄漏的檢測是錯誤檢測,并且使所有所述利用單元的運轉繼續進行。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當根據所述檢測待機控制的過程中的所述制冷劑的狀態量檢測所述制冷劑的泄漏時,在任一所述利用單元均未檢測到所述制冷劑的泄漏的情況下,所述控制部設為基于所述制冷劑泄漏傳感器的所述制冷劑的泄漏的檢測是錯誤檢測,并且使所有所述利用單元的運轉繼續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金工業株式會社,未經大金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4372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