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噴射器式制冷循環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38586.2 | 申請日: | 2017-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162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多田和弘;長谷川浩也;伊藤誠司;桑原干治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電裝 |
| 主分類號: | F25B1/00 | 分類號: | F25B1/00;F25B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華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穎聰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噴射器 制冷 循環 | ||
一種噴射器式制冷循環,具備:壓縮機(11)、加熱用熱交換器(12)、第一減壓裝置(15b)、室外熱交換器(17)、第二減壓裝置(15e)、冷卻用熱交換器(21)、噴射器(16)、氣液分離器(19)及制冷劑回路切換裝置(13a、13b、18a、18b)。制冷劑回路切換裝置使從加熱用熱交換器流出的制冷劑在第一除濕制熱模式下按照第一減壓裝置、室外熱交換器、第二減壓裝置、冷卻用熱交換器、壓縮機的順序流通,在第二除濕制熱模式下按照第二減壓裝置、冷卻用熱交換器、第一減壓裝置、室外熱交換器、壓縮機的順序流通。第一除濕制熱模式時的室外熱交換器中的制冷劑的流動方向與第二除濕制熱模式時的室外熱交換器中的制冷劑的流動方向相同。第一除濕制熱模式時的室外熱交換器中的制冷劑的流動方向與制熱模式時的室外熱交換器中的制冷劑的流動方向不同。
相關申請的相互參照
本申請基于2016年6月21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2016-122859號,通過參照將其公開內容編入本申請。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具備噴射器的噴射器式制冷循環。
背景技術
以往,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具備作為制冷劑減壓裝置的噴射器的蒸汽壓縮式的制冷循環裝置即噴射器式制冷循環。
該專利文獻1的噴射器式制冷循環應用于空調裝置。此外,專利文獻1的噴射器式制冷循環構成為能夠切換對向空調對象空間吹送的空氣進行冷卻的制冷模式的制冷劑回路、對向空調對象空間吹送的空氣進行加熱的制熱模式的制冷劑回路、對冷卻除濕后的空氣進行再加熱的弱除濕制熱模式的制冷劑回路等。
更詳細而言,在專利文獻1的噴射器式制冷循環中,在弱除濕制熱模式時切換為將作為加熱用熱交換器的室內冷凝器、室外熱交換器、作為冷卻用熱交換器的室外蒸發器相對于制冷劑流串聯連接的制冷劑回路。并且,在室內蒸發器將空氣冷卻除濕并在室內冷凝器將除濕后的空氣再加熱。
在該制冷劑回路中,通過調節室外熱交換器中的制冷劑壓力并調節室外熱交換器中的制冷劑的散熱量,從而能夠調節室內冷凝器中的空氣的加熱能力。
另外,在弱除濕制熱模式下,切換為使從室外熱交換器流出的制冷劑向冷卻側噴射器的冷卻側噴嘴部流入的制冷劑回路。并且,通過從冷卻側噴嘴部噴射的噴射制冷劑的吸引作用而向室內蒸發器供給制冷劑。此外,通過將在冷卻側擴散部升壓后的制冷劑向壓縮機吸入而提高循環的能效系數(COP)。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206362號公報
然而,根據本申請的發明者們的研究,當使專利文獻1的噴射器式制冷循環實際工作時,在弱除濕制熱模式時,會無法使空氣升溫到所希望的溫度。因此,對其原因進行了調查,判斷原因為:在專利文獻1的弱除濕制熱模式下,為了增大室內冷凝器中的空氣的加熱能力,使室外熱交換器中的制冷劑壓力降低。
具體而言,當使室外熱交換器中的制冷劑壓力降低時,由于向冷卻側噴嘴部流入的制冷劑的壓力也降低,因此冷卻側噴射器無法發揮充分的吸引作用。并且,無法向室內蒸發器供給制冷劑,無法使噴射器式制冷循環恰當地工作。其結果是,無法使空氣升溫到所希望的溫度。
換言之,在專利文獻1的弱除濕制熱模式下,為了使噴射器式制冷循環恰當地工作,必須將室外熱交換器中的制冷劑壓力維持于規定的值以上。因此,在專利文獻1的弱除濕制熱模式下,向空調對象空間吹送的空氣的溫度調節范圍受到限制。
另外,在一般的制冷循環裝置中,在制冷劑混入有用于潤滑壓縮機的冷凍機油。因此,當能夠向室內蒸發器供給制冷劑時,無法將流入室內蒸發器內的冷凍機油向壓縮機的吸入側推出,冷凍機油可能會滯留于室內蒸發器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電裝,未經株式會社電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3858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