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視頻會議系統和視頻會議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32515.1 | 申請日: | 2017-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147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0 |
| 發明(設計)人: | 保田正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NEC平臺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N7/15 | 分類號: | H04N7/15;G06F13/00;H04M3/5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倪斌 |
| 地址: | 日本神***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視頻會議系統 視頻會議 方法 | ||
應用服務器根據視頻會議中參與者的數量確定畫面布局以及確定通過參與者使用的所有設備的媒體發送和接收流,并且向多個設備中的每一個設備發送畫面布局以及媒體發送和接收流,以及多個設備中的至少一個設備向媒體發送和接收流中位于至少一個設備之后的設備發送畫面圖像,在畫面圖像中,由至少一個設備生成的圖像根據通過使用Web應用從應用服務器接收的畫面布局疊加在基層的上層中,基層是從媒體發送和接收流中位于至少一個設備之前的設備接收的圖像。這實現了雙向的媒體通信,并且允許僅通過設備之間的對等通信來連接許多設備,而無需通過中繼媒體通信的服務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視頻會議系統、應用服務器、設備、視頻會議方法以及視頻會議程序。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使用對等中繼通信的視頻會議系統、應用服務器、設備、視頻會議方法以及存儲視頻會議程序的非暫時性計算機可讀介質。
背景技術
已經變得越來越標準化的Web實時通信(WebRTC)使得能夠更容易地提供實時媒體特征集,如非專利文獻1中關于瀏覽器應用和包括WebRTC庫的本地應用所公開的。通過使用WebRTC和超文本標記語言5(HTML5),設備可以直接與另一設備建立媒體流,并且實時交互式電視、音頻和文本格式的媒體和/或數據交換已經實現且變得更加廣泛地使用。
引用列表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專利公開No.WO2011/010563
非專利文獻
NPL1:WebRTC,[在線],[2016年3月29日搜索],互聯網URL:http://www.webrtc.org/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因為與WebRTC進行媒體通信是在設備之間對等執行的,所以當與多個人通信(例如,在許多人參與的視頻會議中)時,網絡拓撲是全網狀的,并且隨著參與者數量的增加需要更多的設備處理資源和更大的通信帶寬。
為了解決該問題,可以將網絡拓撲設計為具有MCU(多控制單元)或SFU(選擇性轉發單元)的星形,從而減少設備處理資源或通信帶寬。然而,在這種星形網絡通信中,對媒體通信進行集成控制或中繼的服務器需要具有高處理能力和大的通信帶寬,因此需要高的引入成本。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發明已經提出了一種通過對等技術與許多參與者實現視頻會議的方法。根據其中公開的技術,主機限制彼此發送和接收圖像的那些參與者,從而實現通信帶寬的降低;然而,沒有實現完整的雙向傳輸。
鑒于上述情況,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實現雙向媒體通信的系統、設備、方法和程序,并且允許僅通過設備之間的對等通信來連接許多設備,而無需通過中繼媒體通信的服務器。
問題的解決方案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包括應用服務器和多個設備的視頻會議系統,所述多個設備被配置為通過通信網絡連接到所述應用服務器并且從所述應用服務器接收Web應用,其中,所述應用服務器根據視頻會議中參與者的數量確定畫面布局以及確定通過參與者使用的所有設備的媒體發送和接收流,且向所述多個設備中的每一個設備發送所述畫面布局以及所述媒體發送和接收流,以及所述多個設備中的至少一個設備向所述媒體發送和接收流中位于所述至少一個設備之后的設備發送畫面圖像,在所述畫面圖像中,由所述至少一個設備生成的圖像根據通過使用所述Web應用從所述應用服務器接收的畫面布局疊加在基層的上層中,所述基層是從所述媒體發送和接收流中位于所述至少一個設備之前的設備接收的圖像。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視頻會議系統中使用的應用服務器,所述視頻會議系統包括應用服務器和多個設備,所述應用服務器根據視頻會議中參與者的數量確定畫面布局以及確定通過參與者使用的所有設備的媒體發送和接收流,且向所述多個設備中的每一個設備發送所述畫面布局以及所述媒體發送和接收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NEC平臺株式會社,未經NEC平臺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325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