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稀有金屬回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80028010.8 | 申請日: | 2017-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723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中島宏太;吉村昭;谷誠一郎 | 申請(專利權)人: | 捷客斯金屬株式會社;東邦鈦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22B59/00 | 分類號: | C22B59/00;C22B34/14;C22B34/22;C22B34/24;C22B3/10;C22B3/38;C22B34/1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張玉玲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稀有金屬 回收 氯化 細粒 煉制 粗粒 分級 金屬 | ||
本發明涉及為回收稀有金屬。一種從鈦煉制中的氯化殘渣中回收稀有金屬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將所述氯化殘渣分級成粗粒和細粒的工序;和回收所述細粒的工序,所述稀有金屬是從Sc、V、Nb、Zr、Y、La、Ce、Pr和Nd中選擇的至少一種以上的金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回收稀有金屬的方法。更具體地說,是涉及從鈦煉制的工序中產生的產物中回收稀有金屬的方法。
背景技術
鈦通過克羅爾法由鈦礦石被精煉。在該克羅爾法中,鈦礦石和焦炭被投入流化床反應爐中,氯氣從流化床反應爐的下部被吹入。其結果是,氣體狀的四氯化鈦生成,將其回收,由鎂等還原,最后可生成海綿鈦。
但是,在鈦礦石之中,除鈦以外,還包含有用的物質。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有一種用于從鈦礦石中回收有用的金屬的方法。具體來說,公開的是使鈦礦石氯化,對于得到的粗制氯化爐的殘渣進行HCl浸出的方法。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3-115534號公報
發明內容
在克羅爾法中,在流動氯化爐中,生成氣體狀態的四氯化鈦。而后,在與流動氯化爐不同的地方回收該四氯化鈦。這時,氯化殘渣大量產生。為了將其作為工業廢棄物處理而有成本開銷。另一方面,在該氯化殘渣中,包括工業上有用物質。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從氯化殘渣中回收有用的物質的方法。
本發明者進行銳意研究的結果表明,若在氯化殘渣中進行分析,則可知特定的有價物質大部分不均勻地分布在規定尺寸以下。
基于上述認知,本發明一方面以如下方式特定。
(發明1)
一種從鈦煉制中的氯化殘渣中回收稀有金屬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
將所述氯化殘渣分級為粗粒和細粒的工序;和
回收所述細粒的工序,
所述稀有金屬是從Sc、V、Nb、Zr、Y、La、Ce、Pr和Nd中選擇的至少一種以上的金屬。
(發明2)
根據發明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從所述細粒中回收稀有金屬的工序。
(發明3)
根據發明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稀有金屬是Sc和/或V。
(發明4)
根據發明1~3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進行分級的所述工序是濕法分級。
(發明5)
根據發明1~4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進行分級的所述工序是以55μm以下的值作為標準值而進行分級的工序。
(發明6)
根據發明1~4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進行分級的所述工序是以40μm以下的值作為標準值而進行分級的工序。
(發明7)
根據發明1~4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進行分級的所述工序是以25μm以下的值作為標準值而進行分級的工序。
(發明8)
根據發明1~7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從所述細粒中回收Sc的工序;和
從所述Sc回收后的液中回收V的工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捷客斯金屬株式會社;東邦鈦株式會社,未經捷客斯金屬株式會社;東邦鈦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280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