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纖維取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80003048.X | 申請日: | 2017-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725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德野陽子;植松育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東芝 |
| 主分類號: | D04H1/74 | 分類號: | D04H1/74;B32B5/12;D04H1/728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吳倩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纖維取向 拉伸方向 方法實施 密合狀態 纖維 制造 | ||
實施方式所述的纖維取向材料所包含的纖維處于密合狀態,在通過纖維取向材料的中心的線與拉伸方向所成的角度為0°以上且低于180°的范圍內,抗拉強度成為極大值的上述拉伸方向有2個以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纖維取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有使用靜電紡絲法(也稱為電場紡絲法、電荷感應紡絲法等)而形成微細的纖維、并使所形成的纖維堆積而制成的堆積體。
使用靜電紡絲法而形成的堆積體由于纖維隨機地堆積,所以全方位的抗拉強度低,且抗拉強度的偏差變大。這種情況下,若使纖維堆積時將纖維機械地沿一個方向拉伸,則能夠使堆積體中的纖維延伸的方向一致。若能夠使纖維延伸的方向一致,則能夠提高纖維延伸的方向上的堆積體的抗拉強度。然而,僅通過在使纖維堆積時將纖維機械地沿一個方向拉伸,僅能夠提高該方向上的抗拉強度。
因此,期望開發能夠提高多個方向上的抗拉強度的纖維取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139655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能夠提高多個方向上的抗拉強度的纖維取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實施方式所述的纖維取向材料所包含的纖維處于密合狀態,在通過纖維取向材料的中心的線與拉伸方向所成的角度為0°以上且低于180°的范圍內,抗拉強度成為極大值的上述拉伸方向有2個以上。
附圖說明
圖1的(a)、(b)是用于例示纖維取向材料的示意圖。
圖2的(a)~(c)是用于例示抗拉強度的分布的示意曲線圖。
圖3是用于例示靜電紡絲裝置的示意圖。
圖4的(a)、(b)是堆積體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5是用于例示堆積體片的切出的示意圖。
圖6是用于例示密合工序的示意圖。
圖7的(a)、(b)是用于例示密合工序的示意圖。
圖8的(a)~(c)是用于例示密合工序的示意圖。
圖9是堆積體片的表面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10的(a)、(b)是纖維取向材料的表面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11的(a)、(b)是纖維取向材料的表面的光學顯微鏡照片。
圖12是用于例示纖維中的膠原蛋白分子的取向的示意圖。
圖13的(a)~(d)是纖維的表面的原子力顯微鏡照片。
圖14是用于例示拉伸試驗中使用的試驗片C、D、E的示意圖。
圖15的(a)、(b)是用于例示拉伸試驗的情況的照片。
圖16的(a)、(b)是試驗片C、D的光學顯微鏡照片。
圖17是用于例示堆積體7的拉伸試驗的結果的曲線圖。
圖18是用于將堆積體、纖維取向片、及纖維取向材料的拉伸試驗的結果進行比較的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于實施方式進行例示。另外,各附圖中,對于同樣的構成要素標注相同的符號并適當省略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東芝,未經株式會社東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0304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