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異常頻點的檢測方法及裝置、計算機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02023.8 | 申請日: | 2017-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802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旭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歡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0 | 分類號: | H04W24/00;H04W36/00;H04W36/14;H04W48/18;H04W6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沈寒酉;張穎玲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粵***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異常 檢測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異常頻點的檢測方法及裝置、計算機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終端接收到CS尋呼消息時,對多個GSM小區的頻點進行掃描;所述終端基于掃描結果,確定出目標GSM小區的頻點,將所述目標GSM小區的頻點作為用于通信的目標頻點;所述終端基于所述目標頻點,執行RR信道獲取流程;當終端執行N次RR信道獲取流程均未獲取到所述網絡分配的RR信道時,確定所述目標頻點為異常頻點,其中,N為預設閾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路域回落(CSFB,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異常頻點的檢測方法及裝置、計算機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由于長期演進(LTE,Long Term Evolution)和2G/3G雙模終端的無線通信是單一無線模式(Signal-radio mode),因此,具有LTE和2G/3G接入能力的雙模或者多模終端,在使用LTE接入時,無法傳輸2G/3G電路域業務信號。為了使終端(UE,User Equipment)在LTE接入或駐留下能夠進行話音等電路域(CS,Circuit Switched)業務,并且能夠對UE在LTE接入下正在進行的分組域(PS,Packet Switch)業務進行正確地處理,產生了CSFB技術。
在CSFB過程中,電話的發起者稱為主叫(MO,Mobile Origination),電話的接收者稱為被叫(MT,Mobile Termination),MO和MT各自對應有自己的CSFB信令流程。對于CSFB過程中的MT而言,由于各種異常情況的出現經常會導致CSFB過程失敗,從而導致電話無法接通,如何有效確保CSFB過程成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異常頻點的檢測方法及裝置、計算機存儲介質。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異常頻點的檢測方法,包括:
終端接收到CS尋呼消息時,對多個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小區的頻點進行掃描;
所述終端基于掃描結果,確定出目標GSM小區的頻點,將所述目標GSM小區的頻點作為用于通信的目標頻點;
所述終端基于所述目標頻點,執行無線資源(RR,Radio Resource)信道獲取流程;
當終端執行N次RR信道獲取流程均未獲取到所述網絡分配的RR信道時,確定所述目標頻點為異常頻點,其中,N為預設閾值。
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執行RR信道獲取流程,包括:
所述終端向網絡發送RR信道請求消息,并等待所述網絡返回的立即指派(IA,Immediate Assignment)消息,其中,所述IA消息中攜帶所述網絡為所述終端分配的RR信道。
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當終端執行N次RR信道獲取流程均未獲取到所述網絡分配的RR信道時,確定所述目標頻點為異常頻點,包括:
當第i次執行所述RR信道獲取流程,所述終端未接收到所述網絡發送的IA消息時,判斷執行RR信道獲取流程的次數i是否小于N;
當所述執行RR信道獲取流程的次數i小于N時,再次向所述網絡發送RR信道請求消息,并將執行RR信道獲取流程的次數加1;
當所述執行RR信道獲取流程的次數i大于等于N時,確定所述目標頻點為異常頻點;
其中,i為正整數。
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當所述終端獲取到所述網絡分配的RR信道時,基于所述RR信道向所述網絡發送建立異步平衡模式(SABM,Set Asynchronous Balanced Mode)幀,并開啟定時器等待所述網絡返回的無編號證實(UA)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歡太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歡太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0202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