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傳輸方法、資源調度方法、裝置、終端及網絡側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01917.5 | 申請日: | 2017-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960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1 |
| 發明(設計)人: | 黃曉慶;江海濤;王振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達闥機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2/12 | 分類號: | H04W72/12;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創嘉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張巖龍;魏嘉熹 |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傳輸 方法 資源 調度 裝置 終端 網絡 設備 | ||
本公開公開了一種數據傳輸方法、資源調度方法、裝置、終端及網絡側設備,所述數據傳輸方法包括:向網絡側設備發送終端支持的工作頻段信息列表,以及終端是否支持在工作頻段信息列表中的工作頻段上同時進行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的能力指示信息,工作頻段信息列表用于供網絡側設備確定終端的實際工作頻段,能力指示信息用于供網絡側設備確定對終端的調度策略;當終端有數據業務需求時,根據網絡側設備確定的由至少一個上行頻率范圍和至少一個下行頻率范圍配對組成的實際工作頻段以及網絡側設備確定的調度策略對應的調度信息,進行數據傳輸。通過本公開,可以有效支持上下行頻率配對傳輸方案,對不同終端采用不同的調度策略。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數據傳輸方法、資源調度方法、裝置、終端及網絡側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先進的蜂窩網絡(例如,4G網絡、5G網絡等)在世界范圍內部署,以滿足用戶對通信質量和通信速率的要求。
相關技術中,為了提升網絡的覆蓋范圍和容量,采用高低頻段的通信方式,例如,采用高頻段(例如,28GHz、3.5GHz)提供容量,采用低頻段(例如,900MHz)提供覆蓋。
在高頻段,可以使用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術和控制信道賦形等技術來提升下行覆蓋和容量。而對于高頻段的上行覆蓋,其覆蓋的能力會比下行覆蓋的能力差,這將嚴重影響用戶體驗。
因此,在一些相關技術中,將高低頻段搭配使用,在高頻段自身上行覆蓋受限時,使用低頻段的上行頻率進行數據傳輸。
高低頻段搭配使用可采用載波聚合方式或雙連接方式。而無論采用哪種方式,都需要為終端配置主服務網絡側和從服務網絡側。一般的,進行載波聚合或雙連接配置的時長大概需要20ms-50ms,這就帶來較長的時延。對于基于OTT(Over The Top)、車聯網、物聯網等相關的突發性的小包業務,采用載波聚合方式或雙連接方式,所產生的時延和信令開銷都無法有效滿足需求。
為了解決載波聚合方式或雙連接方式帶來的問題,在一些相關技術中,可以采用高頻的TDD/FDD頻段和低頻的FDD/TDD頻段配對使用的方式。根據網絡覆蓋情況和業務需求選擇使用以下的十二種配對方式中的任一種,并可以在不同的配對方式之間進行切換,無需配置載波聚合或雙連接,減低業務時延并節省相關信令開銷。
方式1:高頻TDD下行頻率和高頻TDD上行頻率配對。
方式2:高頻TDD下行頻率和高頻FDD上行頻率配對。
方式3:高頻TDD下行頻率和低頻FDD上行頻率配對。
方式4:高頻TDD下行頻率和低頻TDD上行頻率配對。
方式5:高頻FDD下行頻率和高頻TDD上行頻率配對。
方式6:高頻FDD下行頻率和高頻FDD上行頻率配對。
方式7:高頻FDD下行頻率和低頻FDD上行頻率配對。
方式8:高頻FDD下行頻率和低頻TDD上行頻率配對。
方式9:低頻TDD下行頻率和低頻TDD上行頻率配對。
方式10:低頻TDD下行頻率和低頻FDD上行頻率配對。
方式11:低頻FDD下行頻率和低頻TDD上行頻率配對。
方式12:低頻FDD下行頻率和低頻FDD上行頻率配對。
但是,當選擇特定頻段進行配對使用時,可能會出現低頻段的上行發射的諧波或互調信號落入高頻段的下行接收頻率范圍,造成終端內上行發射對下行接收的干擾,嚴重時使得上述配對無法正常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達闥機器人有限公司,未經達闥機器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0191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