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于光接收器的光學子器件,包含該器件的光接收器和/或收發(fā)器,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80000140.0 | 申請日: | 2017-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7694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阿米特·摩西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爾思光電(成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2 | 分類號: | G02B6/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領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林輝輪;張玲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qū)西***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接收器 學子 器件 包含 收發(fā) 及其 制造 使用方法 | ||
本發(fā)明披露了一種光學子器件,包含其的光或光帶你接收器和收發(fā)器,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所述光學子器件包含反射鏡,用于以第一預定角度反射入射光信號;透鏡,用于接收來自反射鏡的入射光信號并將入射光信號匯聚到目標;和光學支架,包含至少一個用于支撐反射鏡的第一表面,至少一個用于以第二預定角度支撐和/或固定透鏡的第二表面,和結構體,用于(i)以與第一預定角度關聯的第三預定角度放置和/或布置所述至少一個第一表面和(ii)以第一或第二預定角度放置和/或布置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預定角度適于降低入射光信號的反射率。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光通信領域,尤其是用于光接收器的光學子器件,包含所述器件的光和/或光電接收器和/或收發(fā)器,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技術背景
在光通信中,光信號運送信息。比如,光或光電收發(fā)器中的發(fā)射器(比如,激光器或激光二極管)將一個或多個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而光或光電收發(fā)器中的接收器(比如,光電二極管)將一個或多個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光通信研發(fā)的一個目的是最大可能的提高帶寬(比如,傳輸信息的量)。另一個目的是盡可能減少信息通訊的誤差或損耗。
在一些常規(guī)設計中,光或光電接收器中的光器件都包含相對于入射光信號呈45°設置的反射鏡和相對于入射光信號呈90°設置的透鏡。所述反射鏡向所述透鏡反射入射光信號,而所述透鏡則將光信號匯聚至光電探測器。但是,入射光信號光路上的所述透鏡和/或其他元件會將一些光反射(比如,沿光路返回)。這種反射光會干擾入射光信號,且在最糟的情況下,會損壞接收器和/或網絡的元件。反射光的干擾會導致接收器中信號處理錯誤和/或數據損失。
本″技術背景″部分僅用于提供背景信息。″技術背景″的陳述并不意味著本″技術背景″部分的主旨向本發(fā)明許可了現有技術,并且本″技術背景″的任何部分,包括本技術背景″本身,都不能用于向本發(fā)明許可現有技術。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克服本技術領域的一種或多種缺陷,并提供一種光學子器件,包含所述子器件的光接收器和收發(fā)器,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所述光學子器件包含以第一預定角度反射入射光信號的反射鏡,用于從反射鏡接收入射光信號并將其匯聚到目標的透鏡,和光學支架,其包含至少一個用于支撐反射鏡的第一表面,至少一個用于以第二預定角度支撐和/固定透鏡的第二表面,和結構體,其用于(i)以與第一預定角度關聯的第三預定角度設置第一表面和(ii)以第一和/或第二預定角度設置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預定角度適于降低入射光信號的反射率(比如,來自透鏡和/或濾波器和/或光電探測器且沿入射光信號光路)。比如,所述第一預定角度相對于入射光信號呈94°至120°,而所述第二預定角度相對于某一平面呈5°至30°,所述平面垂直于被反射鏡反射前的入射光信號。通常,入射光信號可以是偏振或未偏振的。
在不同實施例中,反射鏡通常包含非選擇性(或全反射)反射鏡,用于反射在其上入射的光信號。比如,所述非選擇性反射鏡可用于向透鏡反射入射光信號。在光學子器件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三預定角度可相對于入射光信號呈30°至43°。或者,垂直于第一表面的軸線可相對于入射光信號呈47°至60°。不管怎樣,第一預定角度可以是180°至第三預定角度的兩倍。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光學支架包含(i)用于將光學支架固定到光學腔室內表面的底座(比如,在光或光電接收器中)和(ii)垂直于底座上表面的支撐結構。所述支撐結構可用于支撐至少一個所述第一表面。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光學支架包括包含第一表面的第一條狀件或外延,還可以有第三條狀件或外延,包含(i)與第一表面共面的第三表面,用于支撐反射鏡和(ii)與第二表面平行或垂直的第四表面,可用于支撐和/或固定透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爾思光電(成都)有限公司,未經索爾思光電(成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001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