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部件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925890.2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848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談建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順德區東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40 | 分類號: | 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左恒峰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頂桿 上模 汽車部件 豎直腔 孔位 模腔 脫模 下模 模具 復位彈簧作用 本實用新型 復位彈簧 形狀特點 左側滑塊 不規則 側滑塊 多組孔 斜導桿 后移 澆注 上套 豎直 延遲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部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間設置有用于澆注產品的模腔,其中所述模腔包括對應產品U形主體的U形腔、對應產品后側豎直部分的豎直腔、對應產品U形腔左側孔位的第一組頂桿、對應豎直腔左側孔位的第二組頂桿,所述第一組頂桿、第二組頂桿上套裝有復位彈簧;針對汽車部件不規則同時帶有多組孔位的形狀特點,通過上模的斜導桿帶動后側滑塊后移、帶動左側滑塊左疑,同時隨著上模上升,第一組頂桿、第二組頂桿在復位彈簧作用下延遲后退,這樣就能順利脫模,避免脫模時損壞產品。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注塑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汽車部件模具。
背景技術
汽車內飾有一些形狀特殊的工件,例如具有帶有U形主體、產品后側豎直部分且側面帶有插孔的工件,注塑完成后如何脫模就成了一個難題,稍有不慎就會把結構損壞,因此有必要針對性設計一種模具,解決其脫模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部件模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汽車部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間設置有用于澆注產品的模腔,其中所述模腔包括對應產品U形主體的U形腔、對應產品后側豎直部分的豎直腔、對應產品U形腔左側孔位的第一組頂桿、對應豎直腔左側孔位的第二組頂桿,所述下模上左側設置有可左右活動的左側滑塊,所述左側滑塊右側與上模之間設置有對應U形腔左側孔位的第一斜面部和對應豎直腔左側孔位的第二斜面部,其中所述第一斜面部、第二斜面部的左側為斜面,所述第一組頂桿、第二組頂桿分別水平安裝在第一斜面部、第二斜面部內,所述第一組頂桿、第二組頂桿上套裝有復位彈簧,所述下模上后側設置有墊塊,所述墊塊對應產品后側豎直部分端部不規則形狀位置處設置有可前后活動的后側滑塊,所述左側滑塊左側、后側滑塊的后側均設置有斜導孔,所述上模對應斜導孔位置處設置有斜導桿。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第一組頂桿、第二組頂桿的尾端設置有圓頭。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墊塊為可拆裝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針對汽車部件不規則同時帶有多組孔位的形狀特點,通過上模的斜導桿帶動后側滑塊后移、帶動左側滑塊左疑,同時隨著上模上升,第一組頂桿、第二組頂桿在復位彈簧作用下延遲后退,這樣就能順利脫模,避免脫模時損壞產品。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分解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申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為透徹的理解本發明,在接下來的描述中會涉及一些特定細節。而在沒有這些特定細節時,本發明創造仍可實現,即所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使用此處的這些描述和陳述向所屬領域內的其他技術人員可更有效的介紹他們的工作本質。
參照圖1、圖2,一種汽車部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1,所述上模和下模 1之間設置有用于澆注產品的模腔,其中所述模腔包括對應產品U形主體 2的U形腔、對應產品后側豎直部分3的豎直腔、對應產品U形腔左側孔位的第一組頂桿4、對應豎直腔左側孔位的第二組頂桿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順德區東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順德區東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9258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注塑模具
- 下一篇:用于形成電動車面板燈具部位的脫模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