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壓力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921827.1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093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亞鑫;張懿豪;王本新;王洪元;劉日貴;孟城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紹興蘇泊爾生活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36/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韓建偉;謝湘寧 |
| 地址: | 312017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架 電壓力鍋 保溫罩 臺階面 本實用新型 臺階結構 壓力開關 側壁 鍋體 底壁延伸 互相連接 臺階面相 向內凹陷 占用空間 第一端 底壁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壓力鍋,包括:鍋體主體以及設置在鍋體主體內的保溫罩,保溫罩的底壁和側壁的連接處向內凹陷并形成臺階結構,臺階結構包括互相連接的第一臺階面和第二臺階面,第一臺階面相對于第二臺階面靠近側壁;支架,支架的第一端設置在第一臺階面上,支架的第二端朝向保溫罩的底壁延伸;壓力開關,壓力開關連接在支架的第二端上。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電壓力鍋的支架占用空間、安裝困難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廚具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壓力鍋。
背景技術
如圖1和圖2所示,現有的壓力鍋的壓力控制結構為:在內鍋10’的外部設有保溫罩20’,在內鍋10’的下方和保溫罩20’的內部設有發熱盤30’,在保溫罩20’的側壁上安裝有支架40’,在支架40’上安裝壓力開關50’,當內鍋10’與鍋蓋形成的烹飪腔內因加熱形成壓力時,發熱盤30’會因內鍋10’受壓變形而向下移動,從而觸動壓力開關50’,壓力開關50’再將信號傳給控制板,從而達到有效控制鍋內壓力的目的。
現有結構中,支架40’是通過螺釘60’安裝固定在保溫罩20’的側壁上,再通過螺絲將壓力開關50’安裝固定在支架40’上,安裝工序較復雜,成本較高,螺釘固定易松脫。
不僅如此,在側壁上安裝支架40’會占用較多的空間,安裝也存在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壓力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電壓力鍋的支架占用空間、安裝困難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壓力鍋,包括:鍋體主體以及設置在鍋體主體內的保溫罩,保溫罩的底壁和側壁的連接處向內凹陷并形成臺階結構,臺階結構包括互相連接的第一臺階面和第二臺階面,第一臺階面相對于第二臺階面靠近側壁;支架,支架的第一端設置在第一臺階面上,支架的第二端朝向保溫罩的底壁延伸;壓力開關,壓力開關連接在支架的第二端上。
進一步地,支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與保溫罩焊接或鉚接。
進一步地,支架與保溫罩一體成型。
進一步地,支架的第一端具有兩個第一連接點,支架的第二端具有一個第二連接點,支架通過第一連接點和第二連接點與保溫罩固定。
進一步地,第二連接點和第一連接點沿壓力開關的懸臂結構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
進一步地,支架包括相互連接的連接段和安裝段,連接段設置在第一臺階面上并具有兩個第一連接點,安裝段朝向保溫罩的底壁延伸并具有一個第二連接點,壓力開關設置在安裝段上。
進一步地,連接段包括:第一連接板,具有一個第一連接點;第二連接板,具有另一個第一連接點,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分別連接在安裝段的兩側并位于保溫罩的底壁的外側,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連接在第一臺階面上。
進一步地,第一連接板的端部朝向背離第二連接板的方向翻折并形成第一連接腳,第一連接腳作為第一連接點并連接在第一臺階面上。
進一步地,第二連接板的端部朝向背離第一連接板的方向翻折并形成第二連接腳,第二連接腳作為第一連接點并連接在第一臺階面上。
進一步地,安裝段為懸臂安裝板,懸臂安裝板的伸出端具有第二連接點。
進一步地,懸臂安裝板包括互相連接并且沿保溫罩的軸線方向錯位設置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第一板段位于第二板段和連接段之間,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均連接在第一板段上,第二板段具有第二連接點并與保溫罩的底壁抵接設置,第一板段和保溫罩的底壁之間具有間隙。
進一步地,壓力開關包括彈性片,彈性片的第一端設置在第一板段上,懸臂安裝板上設置有卡槽,彈性片上設置有卡鉤,卡鉤與卡槽配合以固定懸臂安裝板和壓力開關的相對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紹興蘇泊爾生活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紹興蘇泊爾生活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9218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