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鋁電解槽新型上部結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910095.6 | 申請日: | 2017-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388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才榮;馬靚;高軍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5C3/08 | 分類號: | C25C3/08;C25C3/22;C25C3/14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劉楠;李余江 |
| 地址: | 550081 貴州省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鋁電解槽 陽極 本實用新型 氧化鋁料箱 上部結構 下料機構 打殼 集氣 兩組 煙管 煙氣余熱利用率 槽上部結構 煙氣流動 煙氣熱量 氧化鋁 傳遞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鋁電解槽新型上部結構裝置,包括鋁電解槽(7)及其上部的兩組陽極(6),在每組陽極(6)的上方各設有一個集氣煙管(3),在集氣煙管(3)上方設有氧化鋁料箱(1),在兩組陽極(6)上方的氧化鋁料箱(1)內設有一個打殼下料機構(2)。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一種新型結構槽上部結構,消除打殼下料機構對煙氣流動的干擾,最大限度將煙氣熱量傳遞給氧化鋁,大幅提高鋁電解槽煙氣余熱利用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鋁電解槽新型上部結構裝置,屬于鋁電解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根據目前現有鋁電解槽集煙斗位于中間下部或頂部,使打殼下料裝置穿過煙斗,形成局部擾流,使局部通道變得狹窄,造成集煙阻力過大和電解槽局部煙氣外冒;另外存在氧化鋁料箱的底板懸在空中,煙氣熱量未被有效利用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鋁電解槽新型上部結構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鋁電解槽新型上部結構裝置,包括鋁電解槽及其上部的兩組陽極,在每組陽極的上方各設有一個集氣煙管,在集氣煙管上方設有氧化鋁料箱,在兩組陽極上方的氧化鋁料箱內設有一個打殼下料機構。
其中,所述打殼下料機構在兩個獨立的集氣煙管中間布置,且不穿過煙管。
進一步的,所述集氣煙管是用箱型梁構成。
進一步的,在所述集氣煙管底部位置每隔一定間距開設集氣口或排塵口,在集氣煙管的箱型梁的底板上開設集氣口。
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一種新型結構槽上部結構,消除打殼下料機構對煙氣流動的干擾,最大限度將煙氣熱量傳遞給氧化鋁,大幅提高鋁電解槽煙氣余熱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I部位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的II部位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氧化鋁料箱,2-打殼下料機構,3-集氣煙管,4-排塵口,5-集氣口,6-陽極,7-鋁電解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主要組成部分有:氧化鋁料箱1,打殼下料機構2,集氣煙管3,排塵口4,集氣口5,陽極6,鋁電解槽7。
本實用新型實施時,在電解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高溫煙氣通過集氣口5進入集氣煙管3,少量隨氣流帶入的顆粒物在集氣煙管3下部堆積,并可以從排塵口4排出,高溫煙氣通過集氣煙管3進入到鋁電解槽7的煙氣凈化系統,打殼下料機構2在兩個獨立的集氣煙管3中間布置,不需穿過煙管,減少了煙氣流動的阻力,不會形成局部擾流。從而解決了集煙阻力過大和電解槽局部煙氣外冒的問題,并可大大降低煙氣凈化系統的風機功率。氧化鋁料箱1結構位置下移,緊貼集氣煙管3,這樣使煙氣熱量可傳遞到氧化鋁料箱1,可使氧化鋁吸收煙氣熱量,達到預熱氧化鋁的效果,從而最大限度將煙氣熱量傳遞給氧化鋁,大幅提高鋁電解槽煙氣余熱利用率。用兩根箱型梁代替原I型梁的下翼板,并且將這兩根梁作為集氣煙管3,能有效降低溫度,使其與陽極6的相對位置空間變大,在電解鋁生產中更換陽極操作時有更大的操作空間,降低作業難度,提高換極效率。降低溫度還可防止設備老化,提高設備壽命。
主要結構改進和功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91009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