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速動車用提高抗蛇行動態剛度的外置可調的閥系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907470.1 | 申請日: | 2017-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645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紅偉;吳彤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市業成軌道交通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9/34 | 分類號: | F16F9/34;F16F9/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城創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劉伍堂 |
| 地址: | 519041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缸體 動態剛度 芯閥座 蛇行 本實用新型 閥系組件 高速動車 可調的 彈簧 通孔 外置 芯閥 油壓減振器 六邊形 凹槽配合 連接方式 一端設置 正六邊形 減振器 有效地 連通 背離 優化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高速動車用提高抗蛇行動態剛度的外置可調的閥系組件,包括:芯閥、芯閥座、彈簧和缸體;其中,所述芯閥座設置有凹槽,背離所述凹槽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缸體上,所述凹槽的底部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將所述凹槽與所述缸體連通,所述凹槽的橫截面呈正六邊形;所述芯閥包括:插入部和端面,所述插入部的截面為與所述凹槽配合的正六邊形;所述端面上設置有所述彈簧。本實用新型有效地解決油壓減振器動態剛度提升不上去的問題,且優化了芯閥座與缸體的連接方式,保證了減振器的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高速動車用液壓元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速動車用提高抗蛇行動態剛度的外置可調的閥系組件。
背景技術
抗蛇行油壓減振器是軌道車輛上的關鍵零部件,具有極高的技術含量,其工作性能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軌道車輛的乘坐舒適性與安全性,在列車上安裝抗蛇形減振器,成為一種趨勢,且在速度高于160Km/h的列車上必須安裝抗蛇形減振器;近年來,隨著我國高鐵技術的飛速發展,軌道車輛的速度也在不斷提高,對抗蛇行減振器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各個科研機構對抗蛇行減振器的研究也不斷加深,在以往的研究中,片面的認為影響抗蛇行減振器性能的主要是靜態的阻尼性能,而隨著研究的不斷加深,漸漸的發現兩種不同結構的減振器在靜態阻尼性能一樣的情況下,其動態性能相差極大,而動態性能恰恰是最能直觀的反映抗蛇行減振器在車輛上的工作狀態的技術參數,而能直觀反映動態特性參數的就是減振器的動態剛度,動態剛度的概念被提出后,如何改變減振器的結構,來滿足客戶提出的各種動態剛度要求,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速動車用提高抗蛇行動態剛度的外置可調的閥系組件,有效地解決油壓減振器動態剛度提升不上去的問題,且優化了芯閥座與缸體的連接方式,保證了減振器的穩定性。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高速動車用提高抗蛇行動態剛度的外置可調的閥系組件,包括:芯閥、芯閥座、彈簧和缸體;其中,
所述芯閥座設置有凹槽,背離所述凹槽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缸體上,所述凹槽的底部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將所述凹槽與所述缸體連通,所述凹槽的橫截面呈正六邊形;
所述芯閥包括:插入部和端面,所述插入部的截面為與所述凹槽配合的正六邊形;
所述端面上設置有所述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芯閥座與所述缸體間通過細牙螺紋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圓心所述凹槽的中軸線重合。
進一步的,所述彈簧的一端固定安裝在所述端面上,另一端固定安裝于固定板上。
進一步的,所述通孔設置有多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地解決油壓減振器動態剛度提升不上去的問題,且優化了芯閥座與缸體的連接方式,保證了減振器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芯閥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芯閥座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芯閥座結構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閥系組件安裝示意圖;
其中,1、缸體 2、芯閥座 3、芯閥 4、芯閥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市業成軌道交通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珠海市業成軌道交通設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90747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