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門用紅外線感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906566.6 | 申請日: | 2017-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950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寶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超華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8/10 | 分類號: | G01V8/10;E05F15/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為時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嶺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外傳感器 擋板 擋板槽 自動門 紅外線感應裝置 本實用新型 復位彈簧 固定螺栓 內壁上部 內部固定 彈簧槽 照射口 紅外感應裝置 紅外信號 活動安裝 螺紋安裝 使用壽命 螺絲釘 傳統的 反射板 側壁 內壁 壓桿 側面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門用紅外線感應裝置,包括紅外傳感器、外殼、擋板和壓桿,所述外殼一側內壁上部螺紋安裝有固定螺栓,所述外殼一側內壁上部通過固定螺栓固定安裝有反射板,所述外殼另一側內壁底部通過螺絲釘固定安裝有紅外傳感器,所述外殼位于紅外傳感器所在一側面上部固定開設有照射口,所述外殼位于照射口下側側壁內部固定開設有擋板槽,所述擋板槽一側固定開設有彈簧槽,所述彈簧槽內部固定安裝有復位彈簧,所述擋板槽內部活動安裝有擋板,所述擋板兩側邊分別與復位彈簧相配合,本實用新型相對于傳統的紅外感應裝置,更加能夠避免紅外信號干擾,能夠節省電能、延長自動門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動門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自動門用紅外線感應裝置。
背景技術
自動門從理論上理解應該是門的概念的延伸,是門的功能根據人的需要所進行的發展和完善。自動門行業發展已日漸成熟,自動門是指:可以將人接近門的動作(或將某種入門授權)識別為開門信號的控制單元,通過驅動系統將門開啟,在人離開后再將門自動關閉,并對開啟和關閉的過程實現控制的系統。
紅外傳感系統是用紅外線為介質的測量系統,按照功能可分成五類,按探測機理可分成為光子探測器和熱探測器。紅外傳感技術已經在現代科技、國防和工農業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紅外線對射管的驅動分為電平型和脈沖型兩種驅動方式。由紅外線對射管陣列組成分離型光電傳感器。該傳感器的創新點在于能夠抵抗外界的強光干擾。太陽光中含有對紅外線接收管產生干擾的紅外線,該光線能夠將紅外線接收二極管導通,使系統產生誤判,甚至導致整個系統癱瘓。本傳感器的優點在于能夠設置多點采集,對射管陣列的間距和陣列數量可根據需求選取。
但是,傳統的自動門傳感器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
傳統的自動門的傳感器大多直接暴露在外界環境下,由于外界環境中紅外干擾較大,如一些不需要進入室內的人,在經過傳感器感應范圍的時候被感應到,此時實際不需要開門,但是由于紅外傳感器無法對此進行智能識別,導致自動門被誤開,反復如此會浪費電能,容易導致增加自動門的使用次數,降低自動門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門用紅外線感應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門用紅外線感應裝置,包括紅外傳感器、外殼、擋板和壓桿,所述外殼一側內壁上部螺紋安裝有固定螺栓,所述外殼一側內壁上部通過固定螺栓固定安裝有反射板,所述外殼另一側內壁底部通過螺絲釘固定安裝有紅外傳感器,所述外殼位于紅外傳感器所在一側面上部固定開設有照射口,所述外殼位于照射口下側側壁內部固定開設有擋板槽,所述擋板槽一側固定開設有彈簧槽,所述彈簧槽內部固定安裝有復位彈簧,所述擋板槽內部活動安裝有擋板,所述擋板兩側邊分別與復位彈簧相配合,所述擋板靠近外殼內部一側面上部固定焊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遠離擋板一端固定焊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遠離連接桿一端固定焊接有壓桿。
進一步的,所述擋板遠離連接桿所在一側面固定膠粘有阻隔貼。
進一步的,所述反射板與紅外傳感器相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壓桿固定設置在外殼外部。
進一步的,所述外殼兩側外壁固定焊接有固定安裝板,所述固定安裝板中部均勻開設有兩個螺紋安裝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按壓壓桿,使壓桿通過支撐桿、連接桿將擋板向下推動進擋板槽,使得外殼外部紅外信號能夠通過照射口照射進外殼內部,并且紅外信號通過反射板反射到紅外傳感器信號接收端,使自動門打開,當松開壓桿的時候擋板受復位彈簧作用將擋板推向上部,遮擋住照射口能夠有效避免紅外信號的干擾,本發明相對于傳統的紅外感應裝置,更加能夠避免紅外信號干擾,能夠節省電能、延長自動門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超華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超華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9065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