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螺旋狀漂尾的浮漂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902308.0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402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大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大友 |
| 主分類號: | A01K93/00 | 分類號: | A01K9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4316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漂尾 螺旋狀 浮漂 釣魚 本實用新型 凸起帶 凹陷 拋桿 漂目 盤旋 定向作用 間隔分布 視覺觀察 視覺盲區 向內凹陷 依次連接 交替的 靈敏度 麻花鉆 外凸起 直線型 反光 漂腳 漂身 入水 咬餌 魚鉤 下水 醒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螺旋狀漂尾的浮漂,包括依次連接的漂尾、漂身、漂腳,漂尾上涂有間隔分布的不同顏色的漂目涂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尾為直線型的由一條向外凸起的凸起帶與一條向內凹陷的凹陷帶交替盤旋而成的螺旋狀漂尾。本實用新型的漂尾采用兩條凸起帶與凹陷帶交替盤旋形成如麻花鉆形狀的螺旋狀漂尾,再在漂尾上涂上不同顏色交替的漂目。螺旋狀的漂尾能全角度反光,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更加醒目,適合釣魚者能多視覺觀察浮漂的動靜,不存在視覺盲區,能讓釣魚者更精準的掌握魚的咬餌情況,提升浮漂在釣魚過程中魚咬魚鉤時的靈敏度,提高釣魚漁獲,且在拋桿或是下水時,螺旋狀漂尾能起到定向作用,提高拋桿入水的精確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釣魚用具,具體為一種漂尾為螺旋狀的浮漂。
背景技術
浮漂是釣魚時所需的必備工具之一。在釣魚的過程中,釣魚者一般只能根據浮漂漂尾的上下波動情況來判斷魚咬魚鉤上餌料的情況,浮漂在釣魚的過程中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在釣魚的過程中,當魚咬住魚餌或釣鉤后,魚運動時,會通過魚線牽動浮在水面的漂尾產生適當的下沉或上浮動作,釣魚者就是通過浮漂漂尾的此下沉或上浮動作從而判斷是否有魚咬鉤,漂尾是釣魚者的第二只眼,因此,能否清楚的觀察到浮漂的下沉或上浮動作就變得尤為重要。為了能清楚觀察浮漂動作,普通浮標都是在漂尾(浮于水中時處于上面的一截)交替涂有不同顏色的漂目,通過浮于水面上的漂尾部分的顏色改變來判斷浮漂下沉或上浮動作。此種浮漂漂尾采用圓柱狀材料制成,且漂尾較細,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釣魚者須集中目光與注意力才能看清漂尾動作,且此種浮漂的漂尾在晴朗的天氣會存在一定的視覺盲區,因為水面的反光或風吹等因素影響導致釣魚者根本看不清甚至看不到浮漂,嚴重影響釣魚者觀察浮漂動作,精確了解魚的咬餌情況并及時收桿上魚,導致釣魚者的漁獲大大減少。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漂尾為螺旋狀,能更清楚觀察動作的浮漂,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點與不足。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螺旋狀漂尾的浮漂,包括依次連接的漂尾、漂身、漂腳,漂尾上涂有間隔分布的不同顏色的漂目涂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尾為直線型的螺旋狀漂尾。
對于本實用新型,所述漂尾的螺旋狀部分由一條向外凸起的凸起帶與一條向內凹陷的凹陷帶交替盤旋而成。
對于本實用新型,所述凸起帶的橫截面外沿為向外凸起的弧形,所述凹陷帶的橫截面外沿為向內凹陷的弧形。
對于本實用新型,所述漂尾的上部一截為螺旋狀,下部一截為圓柱形。
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的漂尾采用兩條凸起帶與凹陷帶交替盤旋形成如麻花鉆形狀的螺旋狀漂尾,再在漂尾上涂上不同顏色交替的漂目。螺旋狀的漂尾能全角度反光,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更加醒目,適合釣魚者能多視覺觀察浮漂的動靜,不存在視覺盲區,能讓釣魚者更精準的掌握魚的咬餌情況,提升浮漂在釣魚過程中魚咬魚鉤時的靈敏度,提高釣魚漁獲;2、在拋桿或是下水時,螺旋狀漂尾能起到定向作用,提高拋桿入水的精確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之漂尾的結構放大圖。
圖中:1-漂尾,2-漂身,3-漂腳,4-漂目涂層,5-凸起帶,6-凹陷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大友,未經劉大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9023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手持式抄網
- 下一篇:一種防卡在石頭縫中的垂釣鉛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