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層壓縮模塑包封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99369.6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253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偉;劉敏;吳明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3/36 | 分類號: | B29C43/36;B29C43/18;B29C43/56;H01L21/67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揚子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 地址: | 21443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共用模塊 包封模具 壓縮模塑 本實用新型 雙層壓縮 塑封模具 單層 上模 下模 絕熱材料層 絕緣材料層 固定裝置 同步生產 溫度干擾 緊固件 塑封 下層 上層 | ||
1.一種雙層壓縮模塑包封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設置于上模和下模之間的共用模塊;
所述共用模塊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共用模塊上半部分、中間的絕熱材料層(15)和共用模塊下半部分三大部分,三者通過固定裝置(31)及第三緊固件(30c)固定在一起;
所述上模與共用模塊上半部分構成一套單層壓縮模塑塑封模具;所述共用模塊下半部分與下模構成一套單層壓縮模塑塑封模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層壓縮模塑包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熱材料層(15)采用的材料為:玻璃纖維、石棉、巖棉、硅酸鹽、氣凝膠氈或真空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層壓縮模塑包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模架(14)、上模加熱棒(1)、上模固定基座(2)、上模型腔座(3)、上模型腔(4)、上模抽真空流道(13),所述上模加熱棒(1)通過第一緊固件(30a)固定在上模模架(14)中,所述上模型腔座(3)與上模固定基座(2)通過第二緊固件(30b)一起貫通連接固定在上模模架(14)上,所述上模加熱棒(1)與上模固定基座(2)緊密接觸在一起,所述上模型腔座(3)包含上模抽真空流道(13)和凹陷的上模型腔(4),所述上模抽真空流道(13)存在于上模型腔座(3)中,所述上模型腔(4)為上模型腔座(3)的凹陷的空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層壓縮模塑包封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包括共用模塊上半部分模架(10)、上模排氣槽(5)、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6)、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座(7)、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固定基座(8)、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加熱棒(9)、共用模塊上半部分抽真空流道(11),所述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加熱棒(9)通過第一緊固件(30a)固定在共用模塊上半部分模架(10)中,所述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座(7)與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固定基座(8)通過第二緊固件(30b)一起貫通連接固定在共用模塊上半部分模架(10)上,所述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加熱棒(9)與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固定基座(8)緊密接觸在一起,所述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座(7)包含共用模塊上半部分抽真空流道(11)、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6)及上模排氣槽(5),所述共用模塊上半部分抽真空流道(11)存在于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座(7)之中,所述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6)為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座(7)的凹陷的空間,所述上模排氣槽(5)設置于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座(7)的頂部并位于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6)的左右兩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層壓縮模塑包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模塊下半部分包括共用模塊下半部分模架(29)、共用模塊下半部分加熱棒(16)、共用模塊下半部分固定基座(17)、共用模塊下半部分型腔座(18)、共用模塊下半部分型腔(19)、共用模塊下半部分抽真空流道(28),所述共用模塊下半部分加熱棒(16)通過第一緊固件(30a)固定在共用模塊下半部分模架(29)中,所述共用模塊下半部分型腔座(18)與共用模塊下半部分固定基座(17)通過第二緊固件(30b)貫通連接固定在共用模塊下半部分模架(29)上,所述共用模塊下半部分加熱棒(16)與共用模塊下半部分固定基座(17)緊密接觸在一起,所述共用模塊下半部分型腔座(18)包含共用模塊下半部分型腔(19)和共用模塊下半部分抽真空流道(28),所述共用模塊下半部分抽真空流道(28)存在于共用模塊下半部分型腔座(18)之中,所述共用模塊下半部分型腔(19)為共用模塊下半部分型腔座(18)凹陷的空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層壓縮模塑包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模架(25)、下模排氣槽(20)、下模加熱棒(24)、下模固定基座(23)、下模型腔座(22)、下模型腔(21)、下模抽真空流道(26),所述下模加熱棒(24)通過第一緊固件(30a)安裝固定在下模模架(25)中,所述下模型腔座(22)與下模固定基座(23)通過第二緊固件(30b)貫通連接固定在下模模架(25)上,所述下模加熱棒(24)與下模固定基座(23)緊密接觸在一起,所述下模型腔座(22)包含下模型腔(21)、下模抽真空流道(26)及下模排氣槽(20),所述下模抽真空流道(26)存在于下模型腔座(22)中,所述下模型腔(21)為下模型腔座(22)的凹陷的空間,所述下模排氣槽(20)設置于下模型腔座(22)頂部并位于下模型腔(21)的左右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9936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