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微生態污水除渣凈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99078.7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748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李志永;溫國軍;劉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福土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24 | 分類號: | C02F1/24 |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專利代理事務所 37223 | 代理人: | 滕延慶 |
| 地址: | 255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殼體 集渣槽 溶氣裝置 溶氣水 釋放器 除渣 刮渣裝置 凈化裝置 微生態 浮渣 污水 轉動 本實用新型 傳統裝置 浮渣收集 降壓處理 殼體上部 一端連接 出渣口 大氣泡 釋放頭 微氣泡 懸浮物 粒徑 排出 翻滾 體內 堵塞 | ||
一種微生態污水除渣凈化裝置,屬于污水除渣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3),殼體(13)上部設有轉動刮渣裝置,殼體(13)內上部一側對應設有集渣槽(10),集渣槽(10)一側的殼體(13)上開有出渣口(9);殼體(13)下部設有釋放器(5),釋放器(5)一端連接溶氣裝置,通過溶氣裝置向殼體(13)內回流溶氣水。本實用新型通過溶氣裝置形成溶氣水,再將溶氣水回流至殼體內,回流時通過釋放器降壓處理,形成粒徑10—30微米的微氣泡,使懸浮物比重變輕,形成浮渣。同時,結合設置殼體上部的轉動刮渣裝置實時連續地將浮渣收集到集渣槽內,利用集渣槽將浮渣排出,同時克服了傳統裝置運行不穩定,大氣泡翻滾及釋放頭堵塞等問題。
技術領域
一種微生態污水除渣凈化裝置,屬于污水除渣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污水處理是目前逐漸得到重視的一種環保處理方式,將微生態污水經過除渣處理之后,可實現污水的再利用,現有技術中的除渣裝置多采用涉及懸浮物分離、油水分離及凈化、混凝反應絮體分離、活性污泥絮體分離等方式,但這些方式在使用時由于懸浮物顆粒較大或分離不徹底,容易造成傳統裝置運行不穩定,大氣泡翻滾及釋放頭堵塞等問題。而且,在進行排除堵塞處理時需要停機,影響除渣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運行穩定、有效避免大氣泡翻滾及釋放頭堵塞的微生態污水除渣凈化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生態污水除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殼體上部設有轉動刮渣裝置,殼體內上部一側對應設有集渣槽,集渣槽一側的殼體上開有出渣口;殼體下部設有釋放器,釋放器一端連接溶氣裝置,通過溶氣裝置向殼體內回流溶氣水。
本實用新型采用全新的除渣方式,先將水抽入溶氣裝置中,通過溶氣裝置形成溶氣水,再將溶氣水回流至殼體內,回流時通過釋放器降壓處理,使得壓力減為零或負壓,溶解在水中的空氣從水中析出,形成粒徑10—30微米的微氣泡,微氣泡在擴散上升過程中附著于懸浮物上,使懸浮物比重變輕,從而浮于水表面,形成浮渣。同時,結合設置殼體上部的轉動刮渣裝置實時連續地將浮渣收集到集渣槽內,利用集渣槽將浮渣排出。本裝置適用于涉及懸浮物分離、油水分離及凈化、混凝反應絮體分離、活性污泥絮體分離等方面的應用。特點是邊吸水邊吸氣,泵內加壓混合,微細氣泡可達10—30微米,克服傳統裝置運行不穩定,大氣泡翻滾及釋放頭堵塞等問題。
所述的溶氣裝置包括溶氣泵、空氣吸入裝置和溶氣罐,溶氣泵的輸入端分別通過管路連接所述殼體內下部和空氣吸入裝置,溶氣泵輸出端通過管路和閥門連接溶氣罐,溶氣罐上部輸出端通過管路連接釋放器。
采用處理后的部分清水總量的20%—40%經溶氣泵加壓進入溶氣罐,同時通過氣體流量計吸入空氣,在容器罐中水與空氣充分混合,此時溶氣效率可達80%以上,溶氣罐壓力0.3~0.4pma。既能提高除渣效果,又能節能減排。
所述的空氣吸入裝置為氣體流量計。
所述的轉動刮渣裝置包括電機和刮板,電機安裝在殼體頂部,電機輸出端豎置設置并固定連接橫向設置的刮板,刮板的下端面設置在集渣槽的上端面上方。
所述的集渣槽從殼體內側向出渣口方向向下傾斜設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福土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山東福土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9907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含工業油脂污水處理裝置
- 下一篇:一種改進的活性炭過濾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