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前端框架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98914.X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168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1 |
| 發明(設計)人: | 孫正峰;徐靜;閔西英;張莉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08 | 分類號: | B62D25/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元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34 | 代理人: | 趙道剛 |
| 地址: | 610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前端框架 人字梁 上橫梁 下橫梁 右縱梁 左縱梁 框架本體 斜支撐梁 汽車 方形框架結構 整體成型結構 本實用新型 安裝支架 成型結構 對稱設置 集成性能 框架結構 依次連接 整體塑料 注塑成型 方形框 熱塑性 支撐梁 重量輕 | ||
本實用新型中公開了一種汽車前端框架結構,包括框架本體,所述框架本體包括上橫梁、下橫梁、左縱梁、右縱梁和人字梁,所述左縱梁、上橫梁、右縱梁和下橫梁之間在端部依次連接組成方形框型結構,所述左縱梁和右縱梁外側分別設置有安裝支架,所述人字梁包括兩個對稱設置在方形框架結構內的兩個斜支撐梁,所述斜支撐梁兩端分別連接在上橫梁和下橫梁上。該汽車前端框架結構為整體塑料成型結構,采用一體熱塑性注塑成型,重量輕,成本低,整體性能好,采用整體成型結構,提高了結構的集成性能;同時在框架結構中設置支撐梁和人字梁提高了結構的整體結構強度和剛度性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前端框架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汽車前端框架,大多為金屬結構,集成多種復雜工藝,如沖壓、焊接、螺接等多種方式,其加工周期長,效率低,并且重量重,制造成本高,從而造成整車重量增加、成本增加。雖然金屬汽車前端框架結構剛度和強度都很好,但是由于前端框架是由多個沖壓件焊接而成,再在框架上安裝防撞梁、縱梁、大燈、散熱器總成等其他零部件,導致無法模塊化供貨。
隨著汽車輕量化的快速提升,每一個零部件的重量都會對整車帶來影響。汽車前端框架,作為承載功能性的零部件,以塑代鋼難度極大;在滿足重量最優的情況下,還需滿足產品所有的功能性指標,比如強度、剛度等。目前,雖然市面上也有塑料前端框架結構,但是大多框架內部嵌有金屬件,以增加局部強度和剛度,與此同時,汽車前端框架本身重量也相應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汽車前端框架結構,集成度高,各項性能可達到金屬前端框架性能指標的要求。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汽車前端框架結構,包括框架本體,所述框架本體包括上橫梁、下橫梁、左縱梁、右縱梁和人字梁,所述左縱梁、上橫梁、右縱梁和下橫梁之間在端部依次連接組成方形框型結構,所述左縱梁和右縱梁外側分別設置有安裝支架,所述人字梁包括兩個對稱設置在方形框架結構內的兩個斜支撐梁,所述斜支撐梁兩端分別連接在上橫梁和下橫梁上。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兩個斜支撐梁之間連接有加強梁,所述加強梁兩端分別連接在兩個斜支撐梁上。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上橫梁與左縱梁和右縱梁之間分別連接有左右對稱設置的支撐梁。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斜支撐梁、加強梁、支撐梁上設置有多個排氣通槽。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排氣通槽為三角形截面結構。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上橫梁與左縱梁和右縱梁之間在連接處設置有上加強板,和/或所述下橫梁與左縱梁和右縱梁之間在連接處設置有下加強板。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下橫梁上兩側設置有加強筋。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安裝支架上設置有車身縱梁與防撞梁吸能塊安裝板安裝孔,所述上橫梁上設置有車燈支架安裝孔、引擎蓋緩沖塊槽、機艙蓋鎖安裝孔、喇叭安裝孔、前保險杠安裝孔、空濾進氣口,所述下橫梁上設置有散熱器下安裝孔,左縱梁和右縱梁上設置有散熱器上安裝孔。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框架本體上各安裝孔上均設置有拉鉚螺母。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框架本體為注塑成型整體式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汽車前端框架結構為整體塑料成型結構,采用一體熱塑性注塑成型,重量輕,成本低,整體性能好,采用整體成型結構,提高了結構的集成性能;同時在框架結構中設置支撐梁和人字梁提高了結構的整體結構強度和剛度性能。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9891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公交車側蒙皮結構
- 下一篇:前部車體增強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