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蓄電池單體入槽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96324.3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193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0 |
| 發明(設計)人: | 余萬民;葉永強;陳阿扣;許晶輝;俞黎璠;喬仁鋒;陳康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興溪谷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12 | 分類號: | H01M10/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李玉成 |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長***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蓄電池單體 夾具 入槽設備 頂針 本實用新型 殼體定位 頂料臺 頂料 臺架 豎直送料氣缸 水平送料氣缸 頂針氣缸 豎直移動 裝配效率 滑動板 上開口 下開口 裝配 移動 支撐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蓄電池單體入槽設備,包括臺架、用于定位蓄電池單體的夾具、位于夾具上方的頂針以及位于夾具下方的頂料臺,所述的頂料臺上設有殼體定位臺,所述夾具的頂部設有蓄電池單體進入的上開口,所述夾具的底部設可供蓄電池單體通過的下開口以及對蓄電池單體進行支撐的滑動板,所述臺架上設有帶動頂針向夾具內移動的頂針氣缸以及帶動頂料臺豎直移動的豎直送料氣缸,所述頂料臺上設有帶動殼體定位臺水平移動的水平送料氣缸。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提高裝配效率和裝配質量的蓄電池單體入槽設備。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蓄電池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蓄電池單體入槽設備。
背景技術
蓄電池裝配工序是鉛酸蓄電池生產過程中的重要工序。目前很多蓄電池生產企業的蓄電池裝配很多還是采用傳統的人工操作方式,如蓄電池入槽工序采用手工入槽,入槽操作人員將蓄電池單體依次裝入蓄電池殼體的單格中。這種傳統裝配方式生產效率低、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而且人工入槽容易在入槽的過程中對電池單體和殼體造成損傷,蓄電池容易出現質量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提高裝配效率和裝配質量的蓄電池單體入槽設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蓄電池單體入槽設備,包括臺架、用于定位蓄電池單體的夾具、位于夾具上方的頂針以及位于夾具下方的頂料臺,所述的頂料臺上設有殼體定位臺,所述夾具的頂部設有蓄電池單體進入的上開口,所述夾具的底部設可供蓄電池單體通過的下開口以及對蓄電池單體進行支撐的滑動板,所述臺架上設有帶動頂針向夾具內移動的頂針氣缸以及帶動頂料臺豎直移動的豎直送料氣缸,所述頂料臺上設有帶動殼體定位臺水平移動的水平送料氣缸。
這樣,殼體定位臺用于定位殼體,殼體定位臺可相對頂料臺水平移動,便于殼體上料并與夾具的下開口在水平方向對齊。頂料臺可豎直方向移動,使得殼體上端靠近夾具的下開口。夾具用于定位待安裝的蓄電池單體,在夾具內放置蓄電池單體時滑動板位于夾具的下開口處,從而對蓄電池單體進行支撐。在進行入槽操作時,滑動板平移解除對于蓄電池單體的支撐,通過頂針推動蓄電池單體,將所有的蓄電池單體同時推入到殼體中,大大降低了蓄電池單體的入槽時間。頂針在推動過程中,所有蓄電池單體受力保持一致,可有效防止蓄電池單體或殼體受到損壞,裝配后的蓄電池產品一致性較好,提高了產品質量。
作為優選,所述夾具的上方設有整耳面板,所述整耳面板設有供頂針通過的頂針孔,整耳面板朝向夾具的一面上設有第一整耳支架和第二整耳支架,所述第一整耳支架在頂針孔的一側設有豎直布置第一整耳板,所述第二整耳支架上在頂針孔的另一側設有與第一整耳板平行的第二整耳板,所述的臺架上設有帶動整耳面板豎直移動的整耳面板氣缸,所述整耳面板上設有帶動第一整耳支架和第二整耳支架相向移動的第一整耳氣缸和第二整耳氣缸。這樣,在蓄電池單體裝配到殼體內之前,第一整耳板和第二整耳板相互靠近,對蓄電池單體上方的極耳整形,保持極耳平整。
作為優選,所述的整耳面板上設有若干導桿,所述導桿的頂部設有上頂板,所述的頂針與導桿滑動配合。導桿對頂針的上下移動進行導向,保證頂針移動軌跡精準。
作為優選,所述的頂針包括頂針本體以及用于定位頂針本體的頂針座板,所述臺架在頂針座板的上方設有頂針平臺板,所述頂針氣缸設置在頂針平臺板上,頂針氣缸的活塞桿連接頂針座板。
作為優選,所述的頂料臺包括平行布置的送料平臺板和滑動頂板,所述豎直送料氣缸的活塞桿與滑動頂板連接,所述的送料平臺板設有與殼體定位臺滑動配合的滑軌,送料平臺板在殼體定位臺的兩側分別設有送料小氣缸,所述送料小氣缸的活塞桿與滑動頂板連接。送料小氣缸作用于滑動頂板時,可改變送料平臺板和滑動頂板的間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興溪谷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未經長興溪谷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9632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蓄電池單體入槽頂針機構
- 下一篇:一種蓄電池模塊化并聯管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