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上層壓縮模塑式下層頂桿注射式包封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96314.X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206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叢尤飛;劉庭;史紅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14 | 分類號: | B29C45/14;B29C45/34;B29C33/18;B29C45/32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揚子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 地址: | 21443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共用模塊 包封模具 壓縮模塑 下層 本實用新型 注射式 上層 頂桿 上模 下模 絕熱材料層 絕緣材料層 固定裝置 同步生產 溫度干擾 頂桿式 緊固件 塑封 注射 | ||
1.一種上層壓縮模塑式下層頂桿注射式包封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模、共用模塊和下模三部分;
所述共用模塊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共用模塊上半部分、中間的絕熱材料層(28)和共用模塊下半部分三部分,三部分通過固定裝置(26)及緊固件(27)固定在一起;
所述上模與共用模塊上半部分構成壓縮模塑包封模具;所述共用模塊下半部分與下模構成頂桿式注射包封模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上層壓縮模塑式下層頂桿注射式包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熱材料層采用的材料為:玻璃纖維、石棉、巖棉、硅酸鹽、氣凝膠氈或真空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上層壓縮模塑式下層頂桿注射式包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模塊下半部分包括第一模架(1)、第一脫模針固定基座(2)、第一連接桿固定基座(3)、第一加熱棒(4)、第一型腔座(5)和第一Cull槽位料(11);所述第一脫模針固定基座(2)通過第一脫模針基座固定螺栓(6)固定在第一模架(1)中,所述第一脫模針基座固定螺栓(6)套有第一收縮彈簧(7),所述第一收縮彈簧(7)抵住第一脫模針固定基座(2),所述第一脫模針固定基座(2)一面固定在第一模架(1)上,另一面連接若干第一脫模針(8),所述第一脫模針(8)一端固定在第一脫模針固定基座(2),其余部分貫穿于第一連接桿固定基座(3)、第一加熱棒(4)、第一型腔座(5)內;所述第一連接桿固定基座(3)通過第一連接桿基座固定螺栓(9)固定在第一型腔座(5)上,所述第一連接桿固定基座(3)的一面與第一脫模針固定基座(2)緊密接觸,第一連接桿固定基座(3)的另一面安裝若干第一連接桿(10),所述第一連接桿(10)另一端抵住第一型腔座(5);所述第一加熱棒(4)夾在第一連接桿固定基座(3)與第一型腔座(5)之間并與第一型腔座(5)緊密接觸,且與第一連接桿(10)相互嵌套,所述第一型腔座(5)包含第一排氣槽(13)、第一型腔(14),所述第一型腔(14)為第一型腔座凹陷的空間,所述第一排氣槽(13)設置于第一型腔座(5)的底部并位于第一型腔(14)的外側,所述第一Cull槽位料(11)設置于第一模架(1)底部并位于第一型腔座(5)之間;
所述下模包括第二模架(15)、第二脫模針固定基座(16)、第二連接桿固定基座(17)、第二加熱棒(18)、第二型腔座(19);所述第二脫模針固定基座(16)通過第二脫模針固定基座固定螺栓(20)固定在第二模架(15)中,所述第二脫模針固定基座固定螺栓(20)套有第二收縮彈簧(21),所述第二收縮彈簧(21)抵住第二脫模針固定基座(16),所述第二脫模針固定基座(16)一面固定在第二模架(15)上,另一面連接若干第二脫模針(22),所述第二脫模針(22)一端固定在第二脫模針固定基座(16),其余部分貫穿于第二連接桿固定基座(17)、第二加熱棒(18)、第二型腔座(19)內;所述第二連接桿固定基座(17)通過第二連接桿基座固定螺栓(23)固定在第二型腔座(19)上,所述第二連接桿固定基座(17)的一面與第二脫模針固定基座(16)緊密接觸,第二連接桿固定基座(17)的另一面安裝若干第二連接桿(24),所述第二連接桿(24)另一端抵住第二型腔座(19);所述第二加熱棒(18)夾在第二連接桿固定基座(17)與第二型腔座(19)之間并與第二型腔座(19)緊密接觸,且與第二連接桿(24)相互嵌套,所述第二型腔座(19)包括上料餅流道(12)、第二型腔(43),所述第二型腔(43)為第二型腔座(19)凹陷的空間,所述上料餅流道(12)設置于第二型腔座(19)靠近上料餅頂桿(25)的頂部,所述上料餅頂桿(25)設置于第二型腔座(19)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上層壓縮模塑式下層頂桿注射式包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模架(29)、上模加熱棒(30)、上模固定基座(31)、上模型腔座(32)、上模型腔(33)、上模抽真空流道(34),所述上模加熱棒(30)通過第一緊固件(35a)固定在上模模架(29)中,所述上模型腔座(32)與上模固定基座(31)通過第二緊固件(35b)貫通連接固定在上模模架(29)上,所述上模加熱棒(30)與上模固定基座(31)緊密接觸在一起,所述上模型腔座(32)包含上模型腔(33)和上模抽真空流道(34),所述上模抽真空流道(34)存在于上模型腔座(32)之中,所述上模型腔(33)為上模型腔座(32)凹陷的空間;
所述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包括共用模塊上半部分模架(36)、共用模塊上半部分排氣槽(37)、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加熱棒(38)、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固定基座(39)、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座(40)、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41)、共用模塊上半部分抽真空流道(42),所述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加熱棒(38)通過第一緊固件(35a)安裝固定在共用模塊上半部分模架(36)中,所述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座(40)與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固定基座(39)通過第二緊固件(35b)貫通連接固定在共用模塊上半部分模架(36)上,所述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加熱棒(38)與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固定基座(39)緊密接觸在一起,所述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座(40)包含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41)、共用模塊上半部分抽真空流道(42)及共用模塊上半部分排氣槽(37),所述共用模塊上半部分抽真空流道(42)存在于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座中,所述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41)為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座的凹陷的空間,所述共用模塊上半部分排氣槽(37)設置于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座(40)頂部并位于共用模塊上半部分型腔(41)的左右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96314.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注射成形自動夾取的治具
- 下一篇:一種自動化集成電路封裝的注塑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