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太陽能作為輔助能源的反應釜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95020.5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811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9 |
| 發明(設計)人: | 常蘭;蔣天玉;張寧;程精濤;文雪梅;池躍龍;王世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J19/00 | 分類號: | B01J19/00;F24S20/40 |
| 代理公司: | 核工業專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李東斌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應腔 太陽能 反應釜裝置 輔助能源 本實用新型 太陽能采光板 電加熱器 應用前景廣闊 溫度控制器 導熱材料 反應設備 混合能源 密閉狀態 能源消耗 生態效益 導熱層 反應釜 包覆 外壁 不銹鋼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反應釜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太陽能作為輔助能源的反應釜裝置。一種太陽能作為輔助能源的反應釜裝置,該裝置包括反應腔、電加熱器以及太陽能采光板,其中,反應腔外壁涂有導熱材料形成不銹鋼導熱層;所述太陽能采光板包覆在反應腔周圍形成密閉狀態,為反應腔提供熱能;在反應腔外還安裝有電加熱器,并通過溫度控制器進行控制。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太陽能作為輔助能源的反應釜裝置,能夠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增加了經濟效益,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本實用新型中太陽能做混合能源,減少了能源消耗;反應設備結構簡單、操作簡便、成本低廉;應用前景廣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反應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太陽能作為輔助能源的反應釜裝置。
背景技術
反應釜是一種既可以進行物理反應又可以進行化學反應的容器,反應釜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橡膠等反應。反應釜常用的材質有不銹鋼、碳錳鋼、鎳基合金等。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反應釜加熱方式有電加熱、熱水加熱、導熱油循環加熱、遠紅外加熱等,反應釜可適用于不含腐蝕性液體的環境。
太陽能是太陽的熱輻射能,在現代常用作發電或者為熱水器提供熱源,太陽能每時每刻都為地球提供了巨大的能量,且利用太陽能不會污染環境,太陽能還具有可以永久使用的優點,目前國內對太陽能的利用比較匱乏,太陽能是目前人類可以利用的最大能量資源,具有清潔,無污染、普遍、長久等優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太陽能作為輔助能源的反應釜裝置,其能夠利用太陽能作為輔助能源,為反應釜提供節能、高效、清潔的能源。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太陽能作為輔助能源的反應釜裝置,該裝置包括反應腔、電加熱器以及太陽能采光板,其中,反應腔外壁涂有導熱材料形成不銹鋼導熱層;所述太陽能采光板包覆在反應腔周圍形成密閉狀態,為反應腔提供熱能;在反應腔外還安裝有電加熱器,并通過溫度控制器進行控制。
所述的反應腔為中部抽成真空的雙層不銹鋼圓柱狀容器;所述反應腔上部開口處設有蓋子,并通過螺紋連接;在所述的蓋子上設有貫穿的壓力控制閥。
所述的太陽能采光板為圓臺狀結構,其包括上表面的太陽能采光板外層玻璃以及下表面的太陽能采光板內層吸熱玻璃,且太陽能采光板外層玻璃以及太陽能采光板內層吸熱玻璃之間為真空狀態,并在太陽能采光板內層吸熱玻璃上涂覆有光熱介質材料。
所述的反應腔內壁設有溫度傳感器,其與安裝在反應腔側壁的溫度控制器相連接,且溫度控制器還與反應腔下端面上安裝的電加熱器相連接,并根據溫度傳感器采集的溫度信號,控制電加熱器的加熱裝置。
所述的反應腔內部底面上安裝有磁力攪拌轉子,并在其外部包覆有聚四氟乙烯。
所述的反應腔底面半徑為0.4m,高度為1m。
本發明的顯著效果在于: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太陽能作為輔助能源的反應釜裝置,能夠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增加了經濟效益,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本發明中太陽能做混合能源,減少了能源消耗;反應設備結構簡單、操作簡便、成本低廉;應用前景廣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太陽能作為輔助能源的反應釜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蓋子;2、不銹鋼外層;3、溫度傳感器;4、太陽能采光板外層玻璃;5、太陽能采光板內層吸熱玻璃;6、溫度控制器;7、電加熱器;8、磁力攪拌轉子;9、太陽能采光板;10、不銹鋼導熱層;11、反應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未經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9502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