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暫壓式隱蔽管道穿墻過孔的連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93111.5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617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學強;闞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02 | 分類號: | F16L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豐臺區西局南街甲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裝置 背壓式 止水套 穿墻 壓式 本實用新型 無間隙密封 螺栓 緊密連接 工作管 托舉盤 隱蔽 卡環 錐形密封圈 防水問題 固定螺栓 緊固密封 緊固壓盤 外殼密封 外力破壞 中心穿過 保溫套 容納槽 沉降 變徑 膠圈 膠套 壓盤 防水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暫壓式隱蔽管道穿墻過孔的連接裝置,包括管道、外殼、無間隙密封卡環、裝置工作管、背壓式止水套、容納槽、外殼密封螺栓、外殼壓舉盤、壓盤固定螺栓、現場緊固壓盤、保溫套及緊固密封膠圈。本實用新型的暫壓式隱蔽管道穿墻過孔的連接裝置的管道從背壓式止水套的中心穿過,背壓式止水套的一端與外殼通過螺栓與外殼托舉盤緊密連接,膠套的另一端與工作管的尾部通過無間隙密封卡環緊密連接,所述錐形密封圈是將管道與裝置在無外力破壞的情況下做到完整連接,解決了管道過孔處的位移防水,并且解決了管道在有沉降的工況下位移防水問題,同時能夠通過改變托舉盤的寬度以實現變徑使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道穿墻過孔的連接裝置,具體為一種暫壓式隱蔽管道穿墻過孔的連接裝置,屬于管道連接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管道過孔處的密封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管道和管道過孔套管之間用油麻和水泥進行搗實密封,借助水泥的化學特性和油麻的生物特性保證管道的密封性,另有一種方法是在管道的井內安裝一種連接裝置,通過機器的結構作用進行防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管道的密封方法越來越完善。
不能解決管道的過孔處發生位移以及管道在有沉降的工況下發生位移時的防水問題,且不能根據管道的大小不同進行變徑使用,且在施工中不能保證管道的完整性,不能保證管道的安全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暫壓式隱蔽管道穿墻過孔的連接裝置解決了管道過孔處的位移防水,并且解決了管道在有沉降的工況下位移防水問題,同時能夠通過改變托舉盤的寬度以實現變徑使用。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暫壓式隱蔽管道穿墻過孔的連接裝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頂端包裹有保溫套,所述保溫套的側面固定有裝置工作管,且所述裝置工作管與所述保溫套之間固定有緊固密封膠圈;所述裝置工作管的一端貫穿有壓盤固定螺栓,所述壓盤固定螺栓貫穿于現場緊固壓盤,且所述裝置工作管卡合于所述現場緊固壓盤;所述裝置工作管的頂端固定有背壓式止水套,所述裝置工作管的頂端固定有無間隙密封卡環,且所述背壓式止水套固定于所述無間隙密封卡環與所述裝置工作管之間;所述裝置工作管的頂端設有外殼,所述裝置工作管與所述外殼之間圍成容納槽,且所述背壓式止水套設于所述容納槽的內部;所述外殼的一端貫穿有外殼密封螺栓,所述外殼密封螺栓貫穿于外殼壓舉盤,所述外殼的一端卡合于所述外殼壓舉盤,且所述背壓式止水套的一端卡合于所述外殼與所述外殼壓舉盤之間。
優選的,為了保證管道正常公差下任意連接,所述緊固密封膠圈的截面為三角形結構,所述緊固密封膠圈的一端卡合于所述裝置工作管與現場緊固壓盤之間,且所述管道貫穿于所述緊固密封膠圈的中心。
優選的,為了保證管道與外殼之間的密封性,所述背壓式止水套為圓形膠套,且所述管道從背壓式止水套的中心穿過。
優選的,為了使所述裝置工作管與所述外殼之間更好地固定,所述裝置工作管為“U”形結構,所述裝置工作管的一端的長度小于其另一端的長度,且所述裝置工作管滑動連接于所述保溫套。
優選的,為了便于所述管道穿過所述外殼,更好地所述外殼為圓柱形外殼,所述外殼的截面為倒“S”形結構,且所述管道從所述外殼的中心穿過。
優選的,為了更好地固定背壓式止水套及適應不同公差的管道,更好地固定所述所述外殼壓舉盤為“L”形結構,所述外殼壓舉盤固定于所述外殼與所述裝置工作管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暫壓式隱蔽管道穿墻過孔的連接裝置的管道從背壓式止水套的中心穿過,背壓式止水套的一端與外殼通過螺栓與外殼托舉盤緊密連接,膠套的另一端與工作管的尾部通過無間隙密封卡環緊密連接,所述錐形密封圈是將管道與裝置在無外力破壞的情況下做到完整連接,解決了管道過孔處的位移防水,并且解決了管道在有沉降的工況下位移防水問題,同時能夠通過改變托舉盤的寬度以實現變徑使用。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煤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931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地下井室過孔涌水的密封裝置
- 下一篇:地下穿墻管用防水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