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真空泵與真空膜排水管道的出膜連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90809.1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608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驥;李建;王文博;柳軍生;韓健;劉俊;劉晨;高艷超;李文波;馬振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天航港灣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10 | 分類號: | E02D3/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范建良 | 
| 地址: | 300450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真空膜 集合管 下部集水管 防回流 連接裝置 筒狀部件 真空泵 出膜 半球形凸起 集水支管 排水管道 本實用新型 隔斷構件 經濟實用 軟基處理 真空預壓 過水管 結合處 內固定 輕便 下筒 字型 密封 吻合 節能 施工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真空泵與真空膜排水管道的出膜連接裝置,出膜連接裝置采用PVC材料制成,包括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匯,所述真空膜下部集水管匯連接有集水支管;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內固定安裝有“米”字型隔斷構件,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內安裝防回流筒狀部件,防回流筒狀部件的外徑小于集合管內徑,且大于集水支管的內徑,防回流筒狀部件下部密封且前端設有半球形凸起,真空泵停止工作的情況下筒狀部件靠自重位于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匯結合處,并且半球形凸起的邊緣與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匯的過水管口剛好吻合。上述方案具有簡單輕便、經濟實用、防回流、節能等優勢,更適用于真空預壓法軟基處理施工情況。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吹填造地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真空泵與真空膜排水管道的出膜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真空預壓法應用范圍的不斷推廣,其工藝已日趨成熟和完善,如何降本增效便成了新的研究方向。
以往的施工中,在真空預壓法抽氣前的各道工序中,排水板,密封膜,濾管等均采用塑料材質,而用于連接真空泵與排水管道的出膜裝置一直采用比較傳統的鑄鐵材質。鑄鐵材質的出膜裝置不但沉重,而且其銹跡斑斑外觀嚴重影響了整體結構的美觀性,同時密封效果較差。且由于鑄鐵材質容易生銹,當射流泵因非正常原因(故障、突然停電等)停止工作時防回流控制球與排水通道往往不能緊密接觸,防回流作用有限,需要依靠人工控制射流泵上的控制閥來更大范圍內的防止水體回流,具有時效性差的特點。若非正常原因導致的停泵,不能及時被發現,可能導致真空預壓施工區域壓力驟降,影響整體施工質量,同時增加施工成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簡單輕便、經濟實用、防回流、節能等優勢,更適用于真空預壓法軟基處理施工情況的用于真空泵與真空膜排水管道的出膜連接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真空泵與真空膜排水管道的出膜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出膜連接裝置采用PVC材料制成,包括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匯,所述真空膜下部集水管匯連接有集水支管;所述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內固定安裝有“米”字型隔斷構件,所述“米”字型隔斷構件沿集合管管壁向下延伸至與下部真空膜下部集水管匯結合處,所述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內安裝有上下自由運動的防回流筒狀部件,所述防回流筒狀部件的外徑小于集合管內徑,且大于集水支管的內徑,防回流筒狀部件下部密封且前端設有半球形凸起,真空泵停止工作的情況下筒狀部件靠自重位于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匯結合處,并且半球形凸起的邊緣與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匯的過水管口剛好吻合,防止由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向真空膜下部集水管匯水體回流。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措施:
所述防回流筒狀部件為中空式結構,且防回流筒狀部件的上部為開放式結構。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通過現階段對該裝置在具體工程中應用的認識,同比傳統出膜裝置,其簡單、便捷、節能、可重復利用、防回流等優勢能夠更快、更好的適用于真空預壓項目,有更加廣闊的平臺為其在技術上的修正、改進提供機會,使得真空預壓的軟基處理方式更好,更便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真空泵停止工作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4是真空泵正常工作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中:1、真空膜上部集合管;2、真空膜下部集水管匯;3、集水支管;4、隔斷構件;5、防回流筒狀部件;5-1、半球形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天航港灣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未經中交天航港灣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908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