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連續可調雙波長激光輸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89703.X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119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6 |
| 發明(設計)人: | 靳全偉;唐淳;龐毓;蔣建鋒;萬敏;魯燕華;譚亮;廖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S3/10 | 分類號: | H01S3/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沈強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偏振鏡 雙色鏡 倍頻光 二分之一波片 雙波長激光 倍頻晶體 連續可調 輸出裝置 偏振片 透射 射入 反射 本實用新型 反射鏡反射 基頻激光 輸出 反射鏡 基頻光 透射光 分光 入射 同軸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連續可調雙波長激光輸出裝置,該方案包括有反射鏡、偏振鏡、偏振片、二分之一波片、倍頻晶體和雙色鏡;入射的基頻激光透射經過二分之一波片后射入偏振鏡,經過偏振鏡分光后,透射光經過倍頻晶體形成倍頻光,倍頻光透射經過雙色鏡后輸出;偏振鏡反射的基頻光依次經過偏振片和反射鏡反射后射入雙色鏡,再經過雙色鏡反射后與倍頻光同軸同方向輸出。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全固態激光器領域,尤其是一種連續可調雙波長激光輸出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使用非線性晶體/器件,可以改變基頻光的頻率/波長,有效地拓展激光的應用領域。然而大多數非線性晶體具有走離角效應,使得倍頻后的激光與基頻光不能同軸輸出,這是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連續可調雙波長激光輸出裝置的技術方案,該方案能夠實現激光雙波長能量連續可調輸出,可有效拓展調激光器的使用領域。
本方案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的:
一種連續可調雙波長激光輸出裝置,包括有反射鏡、偏振鏡、偏振片、二分之一波片、倍頻晶體和雙色鏡;入射的基頻激光透射經過二分之一波片后射入偏振鏡,經過偏振鏡分光后,透射光經過倍頻晶體形成倍頻光,倍頻光透射經過雙色鏡后輸出;偏振鏡反射的基頻光依次經過偏振片和反射鏡反射后射入雙色鏡,再經過雙色鏡反射后與倍頻光同軸同方向輸出。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二分之一波片為雙面鍍透射膜的石英晶體,且二分之一波片的鏡面與光軸方向垂直。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偏振鏡為光學玻璃,一面鍍P偏振光透射膜,另一面鍍S偏振光高反膜,且偏振鏡與光軸呈布魯斯特角擺放。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偏振片能夠將入射的基頻光反射并使反射后的光軸方向與倍頻光的光軸方向平行。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反射鏡能夠將入射的光束反射并使反射后的光軸方向與倍頻光的光軸方向垂直。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雙色鏡為光學玻璃,兩面均鍍有倍頻光透射膜和基頻光反射膜,且雙色鏡與倍頻光光軸呈45°夾角擺放。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二分之一波片能控制偏振態為P和S能量的大小。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據對上述方案的敘述得知,由于在該方案中入射基頻光經二分之一波片,其偏振態發生了改變,部分偏振態為P的激光經過偏振鏡后,入射到倍頻晶體中倍頻,倍頻后的倍頻激光經雙色鏡后透射輸出,未被倍頻的基頻激光經雙色鏡后分離;部分偏振態為S的激光經過偏振鏡反射后,經偏振片、反射鏡后入射到雙色鏡上反射輸出,從而實現雙波長激光輸出,通過二分之一波片可以控制偏振態為P和S能量的大小,進而實現連續可調的雙波長輸出。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二分之一波片,2為偏振片,3為反射鏡,4為偏振鏡,5為倍頻晶體,6為雙色鏡。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學研究所,未經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8970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