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自動水樣采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85665.0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984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31 | 
| 發明(設計)人: | 李赫龍;李偉奇;林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百川檢測有限公司;深圳市碧園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14 | 分類號: | G01N1/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41 | 代理人: | 晏凱潔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筒 水樣采集裝置 微型水泵 出水孔 導水管 水樣 環境影響 采樣點 進水孔 采集 本實用新型 采集裝置 水樣采集 攜帶 傳統的 體積小 原位性 重量輕 采樣 采水 配重 省力 省時 水瓶 筒壁 勻布 水管 水體 野外 | ||
一種便攜式自動水樣采集裝置,旨在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傳統的采水器體積大攜帶不方便、采集的水樣準確性差,受采樣點環境影響或者危險采樣點難以進行采樣的缺點,提供一種便攜式自動水樣采集裝置,所述的采集裝置包括采水筒、導水管和微型水泵,采水筒四周的筒壁上勻布設有一組進水孔,采水筒下方設有圓錐形的配重,采水筒上方設有出水孔,導水管一端與采水筒的出水孔連接,導水管另一端與微型水泵的進水孔連接,微型水泵的出水孔通過水管與采水瓶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構造簡單、成本低廉、方便攜帶、操作簡單、省時省力、受環境影響小、采集的水樣更能體現水體水樣原位性等優點,適合野外水樣采集時使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體水樣采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自動水樣采集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家政策的重視,水環境問題得到了廣泛關注,水環境修復和水體治理技術也成為了環保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發展前沿。而在水環境研究和治理中,水體水樣的采集旨在了解水體水質現狀,是水質檢測和研究水環境問題的前提。現有的水樣采集方式大多是通過繩索懸吊采水器在水體一定水深處,然后將采水器提上岸得到水樣。傳統的采水器主要為規格較大的有機玻璃采水器或者不銹鋼式的采水器,采水器本身較重,再加上繩子等重量,對于工作量較大的水樣采集十分費力,且體積大攜帶不方便。將采水器放入到水體然后下沉,當下沉到相應位置后再拉上來,然后才將水樣接入到采樣瓶,該過程不僅繁瑣費力,而且費時,對于較大采樣量更是如此。傳統的采水器一般通過水壓來控制上下擋板的打開與閉合,進而得到水樣。但上下擋板在采水器拉升和移動過程中無法實現其密封性,會出現滲水現象,對于水樣要求較高的研究和水質檢測,這種方式采集的水樣準確性就會受到影響。在淺水中,采水器由于體積和重量較大,很容易擾動采樣點水體,造成采集的水樣特性失真。傳統的采水器的采水形式主要是站在采水點附屬設施如平臺、橋梁或者船只上垂直采集,而對于沒有附屬設施,船只不便或者采樣點較危險的特殊點位,傳統采樣方法難以進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傳統的采水器體積大攜帶不方便、采集的水樣準確性差,受采樣點環境影響或者危險采樣點難以進行采樣的缺點,提供了一種便攜式自動水樣采集裝置。
本實用新型實現發明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攜式自動水樣采集裝置,所述的采集裝置包括采水筒、導水管和微型水泵,采水筒四周的筒壁上勻布設有一組進水孔,采水筒下方設有圓錐形的配重,采水筒上方設有出水孔,導水管一端與采水筒的出水孔連接,導水管另一端與微型水泵的進水孔連接,微型水泵的出水孔通過水管與采水瓶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導水管的管體上設有刻度線。
進一步的,還包括撐桿,所述的撐桿為可伸縮結構,撐桿一端設有半封閉的圓環,導水管設置在圓環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只需要根據深度放入采水筒,打開微型水泵,采集的水樣便可直接從水位處經過導水管進入到采樣瓶,中間沒有其他因素的干擾和滲水現象,測定的相關理化因子更能接近實際值。由于有撐桿的支撐,可將采水器水平向外延伸,克服了只能在人旁邊采樣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構造簡單、成本低廉、方便攜帶、操作簡單、省時省力、受環境影響小、采集的水樣更能體現水體水樣原位性等優點。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安裝撐桿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向視圖。
圖4為圖3中B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中,1為采水筒、1-1為進水孔、1-2為配重、1-3為出水孔、2為導水管、2-1為刻度線、3為微型水泵、4為采水瓶、5為撐桿、5-1為圓環。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百川檢測有限公司;深圳市碧園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百川檢測有限公司;深圳市碧園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856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環境檢測無人機系統
 - 下一篇:一種空氣中痕量有機污染物采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