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連續管無限級壓裂的滑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79969.6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951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31 |
| 發明(設計)人: | 馮來;張燕萍;盧靜;楊斯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B34/08 | 分類號: | E21B34/08;E21B4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黨曉林;陳偉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限位槽 壓裂 內滑套 滑套裝置 限位元件 本實用新型 連續管 上接頭 封堵 嵌入 徑向收縮 軸向移動 受限制 側壁 層級 裂孔 內壁 有壓 應用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連續管無限級壓裂的滑套裝置,其包括:上接頭,其側壁設置有壓裂孔,內壁設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均位于壓裂孔的下方,第二限位槽位于第一限位槽的下方;上接頭穿設有能在其中軸向移動的內滑套,其外壁設置有能發生徑向收縮的限位元件;當限位元件嵌入第一限位槽中時,內滑套封堵壓裂孔;當限位元件嵌入第二限位槽中時,內滑套解除對壓裂孔的封堵以使壓裂孔與內滑套相連通。應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滑套裝置可以實現不同層數的壓裂,壓裂層級不受限制。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鉆完井工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連續管無限級壓裂的滑套裝置。
背景技術
本部分的描述僅提供與本實用新型公開相關的背景信息,而不構成現有技術。
目前,密油氣藏主要采用水平井裸眼分段壓裂技術,通過投球打開滑套進行壓裂,這種技術主要應用于裸眼完井。由于壓裂球尺寸逐級增加,目前最多可以實現壓裂段數為21段。壓裂過程中遇到砂堵時,需要放噴才能解除砂堵。隨著產量的下降,大部分井需要對水平井進行二次改造。受球座內徑的影響,二次改造時需要鉆磨球座,成本高、風險大,并且鉆磨球座后內通徑依然受限,造成二次改造困難。
連續管無限級滑套分段壓裂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多級水力壓裂新技術,在國外曾經在4天內實現了48級的壓裂作業。該技術本質上是將可開關滑套同套管一起固井,由連續管所攜帶的井下工具組合來打開可開關滑套,通過油套環空對不同壓裂層位進行水力壓裂。其中滑套作為套管固井的一部分通過鉆機下入,并位于設定的壓裂深度,滑套的位置即為壓裂層的位置。這種技術不需要投球,壓裂后將連續管和井下工具組合全部起出井眼,井筒實現全通徑,便于后期作業。連續油管可以連續上提、下放,有效解決了傳統壓裂方法中壓裂級數受限、作業時間長的弊端,同時能夠準確壓裂地層、準確進行支撐劑充填,壓裂所需泵排量以及化學藥品的量較小。
可開關套管滑套是連續管無限級滑套分段壓裂技術的關鍵,要有效的實現壓裂增產,滑套必須具備以下特點:滑套在連續管井下工具作用下能夠準確打開,需要的時候能關閉;滑套在未打開之前,壓裂液或者其他流體不外泄,密封有效;在實現上一級或幾級壓裂時,保證與下一級之間有效封堵。
應該注意,上面對技術背景的介紹只是為了方便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說明,并方便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而闡述的。不能僅僅因為這些方案在本實用新型的背景技術部分進行了闡述而認為上述技術方案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于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連續管無限級壓裂的滑套裝置,其在連續管無限級壓裂系統中應用時可以實現不同層數的壓裂,壓裂層級不受限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連續管無限級壓裂的滑套裝置,包括:上接頭,所述上接頭的側壁設置有壓裂孔,其內壁設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均位于所述壓裂孔的下方,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下方;所述上接頭穿設有能在其中軸向移動的內滑套,所述內滑套的外壁設置有能發生徑向收縮的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與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相適配;當所述限位元件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時,所述內滑套封堵所述壓裂孔;當所述限位元件嵌入所述第二限位槽中時,所述內滑套解除對所述壓裂孔的封堵以使所述壓裂孔與所述內滑套相連通。
優選地,述限位元件為卡簧,所述內滑套的外壁設置有卡簧槽,所述卡簧設置在所述卡簧槽中。
優選地,所述上接頭位于所述壓裂孔上方的內壁向內頸縮形成限位階,當所述限位元件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時,所述內滑套的上端頂固在所述限位階上。
優選地,所述內滑套的外壁設置有兩組與所述上接頭的內壁相接觸的第一密封件,當所述限位元件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時,兩組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壓裂孔的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7996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