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焊縫檢測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77751.7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176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丹;于小焱;任宇宏;張永樂;宋鋼;凌云;何勇;黃田;楊學光;易茂麗;林發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88 | 分類號: | G01N21/88 |
| 代理公司: | 核工業專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安娜 |
| 地址: | 644000***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作臺面板 格架 工件夾持部 二維平臺 焊縫 模組 絲桿 內窺鏡 設計技術領域 位移驅動組件 本實用新型 固定支撐架 核燃料組件 內窺鏡組件 焊縫檢測 檢測位置 全面覆蓋 人工移動 相機組件 夾持 漏檢 檢測 | ||
1.一種焊縫檢測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面板(1)、設于工作臺面板上的二維平臺(2)、設于二維平臺(2)上的工件夾持部(3)、固定在工作臺面板(1)一側的支撐架(4)、與支撐架(4)連接的絲桿模組(5)、固定在絲桿模組(5)上的內窺鏡組件(7)、設置在工作臺面板(1)底部且與內窺鏡組件(7)相對匹配的內窺鏡引導相機組件(14),以及設置在工作臺面板(1)上的位移驅動組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焊縫檢測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移驅動組件包括固定在工作臺面板(1)上且與二維平臺(2)平行排布的鏈條固定板(19)、設于鏈條固定板(19)內的第一鏈條(9)、垂直于第一鏈條(9)并且與二維平臺(2)連接的第二鏈條(10)、固定在工作臺面板(1)上的第三伺服電機(15)、與第一鏈條(9)平行排布的絲桿(16),以及套在絲桿(16)外邊緣、用于旋轉推拉二維平臺(2)沿絲桿(16)方向移動的絲桿螺母(17)。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焊縫檢測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鏈條(9)由固定設于工作臺面板(1)上的第二伺服電機(8)驅動。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焊縫檢測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絲桿(16)一端與第三伺服電機(15)軸承連接,并且由所述的第三伺服電機(15)驅動。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焊縫檢測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夾持部(3)包括貼合在二維平臺(2)上表面的第一防塵罩(11)、固定在第一防塵罩(11)上的夾持固定板(34)、垂直設于夾持固定板(34)上的固定推板(39),貼合在夾持固定板(34)上的滑動推板(12),以及固定在夾持固定板(34)上、用于推動滑動推板(12)行進的第四電機(35),所述的夾持固定板(34)和第一防塵罩(11)上均開設有與內窺鏡引導相機組件(14)匹配的第一矩形孔(37),所述二維平臺(2)下表面設置用于固定絲桿螺母的第二防塵罩(36);所述第二防塵罩(36)上開設與第一矩形孔(37)匹配的第二矩形孔(38)。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焊縫檢測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窺鏡引導相機組件(14)包括固定在工作臺面板(1)上的引導相機固定板(20)、設在引導相機固定板(20)側邊緣上的相機固定板(23)、貫穿于相機固定板的第一鏡頭(22)、設置在第一鏡頭(22)一端部的第一相機(21)、設置在第一鏡頭(22)另一端部的同軸光源(24),以及設置在引導相機固定板(20)和相機固定板(23)之間的調節俯仰軸(25)。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焊縫檢測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窺鏡組件(7)包括固定在絲桿模組(5)上的第一伺服電機(6)、與第一伺服電機(6)連接的旋轉軸(26)、設置在旋轉軸(26)上的U型板(27)、固定在U型板(27)上的內窺鏡接頭(29)、分別與內窺鏡接頭(29)上下端連接的第二相機(28)和第二鏡頭(30)、垂直于第二鏡頭(30)的導光柱(31)、與第二鏡頭(30)下端連接的光源連接柱(33),以及與光源連接柱(33)連接的兩根毛細無縫管(3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未經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7775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